131•耐\2022年高考地理专题训练—松花江流域【典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冻土是指o°c以下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全球变暖背景下冻土的时空变化直接影响着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左下图为1960—2004年松花江流域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分布图,下图为松花江流域某区月平均冻土深度变化图。(1)描述松花江流域年最大冻土深度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2)指出右图所示区域冻土深度最大的季节,并分析其对种植业的影响。(3)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简述缓解冻土退化的主要措施。【标准答题】(1)分布特征:由南(东南)向北(西北)逐渐加深。原因:向北纬度逐渐增高,太阳辐射逐渐减少;距离冬季风源地逐渐接近,气温逐渐降低。(2)春季。影响:冻土融化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水分;温度低,利于黑土发育;温度低作物病虫害少,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冻土使早春耕层土壤过湿,温度较低,影响作物种子发芽。(答出三点即可)(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比重,使用清洁能源;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原因、冻土的季节分布以及冻土对种植业的影响、减缓冻土退化的主要原因等相关知识。(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成因分析。读图分析可知,松花江流域年最大冻土深度空间分布特征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深;主要原因是与温度由关,越向北纬度逐渐增高,太阳辐射逐渐减少,温度越低;越向北,距离冬季风源地逐渐接近,气温逐渐降低,从而导致最大冻土深度越深。(2)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冻土对种植业的影响。读图分析可知,所示区域冻土深度最大的月份为3、4月份,属于春季。冻土融化,能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水分;土壤的温度低,微生物分解速度慢,利于黑土发育;温度低,病虫害不易越冬,因此作物病虫害少,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发展绿色农业;但是,冻土使早春耕层土壤过湿,温度较低,影响作物种子发芽。换堆ib4起电R匚二1就址□册/A11血2(3)冻土退化,多雨气温升高有关,气温升高与矿物能源燃烧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多少有关。因此从能源利用角度,缓解冻土退化,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和废热排放为主要方向,具体可以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比重,使用清洁能源;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等方面。【同类专练】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松花江,中国七大河之一,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但流域内航运未能得到充分开发.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北源为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的嫩江,南源为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西流松花江,流域面积广,洪涝频繁。肇源县位于嫩江、西流松花江、松花江三江汇合处,其所在河段常年出现“阴阳”河的现象(即浑浊的嫩江水和清澈的西流松花江上游水在此汇合)。位于西流松花江上的丰满水电站,是中国建成较早的大型水电站,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下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1)说明松花江流域发展航运的不利自然条件。(2)分析松花江肇源县河段“阴阳”河的形成原因。(3)分析丰满水电站对其下游河段凌汛的影响。(4)松花江干流某些年份会发生春汛未退而夏汛又至的情况。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通航时间较短;洪涝灾害频繁,影响航运安全以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为主,径流季节变化大,(答对两点即可)(2)嫩江流经北部平原区,黑土广布,流域范围大,支流多;北部平原农业开发导致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水体浑浊;南侧松花江上游流经区域属长白山地区,植被保护得好,水土流失少;水电站沉降了部分泥沙,水质较清。因此形成“阴阳”河。(3)丰满水电站所在河段自南向北流,水库上游河段流冰被大坝阻挡,同时水库释放出的水温度较高,加速下游堆积流冰的融化减轻了下游凌汛压力。(要体现分析)(4)前一年降雪量大,次年气温回升慢,积雪融化持续时间长,春汛持续时间长;次3年雨带提前北移至东北,降水丰富,夏汛提前到来。故出现春汛未退而夏汛又至的情况。【解析】【详解】(1)松花江流域发展航运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