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监测实施方案一、监测范围(一)工业源1.纳入环境统计对象。以2016年环境统计数据库为基础,筛选出国控、区控、市控、县控企业名录,纳入普查监测对象;未列为重点控制源,但具备监测条件、安装有污染治理设施的污染源,纳入普查监测对象。2.新增污染源未纳入环境统计,2017年实际有排污的污染源,包括新建、历史遗留、复产等等,纳入普查监测对象。(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包括:污水处理厂(含氧化塘)、垃圾处理厂(场)和危险废物处置厂(场)。辖区内所有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含氧化塘,均纳入普查监测对象。辖区内垃圾处理厂(场)和危险废物处置厂(场)安装有污染治理设施的,纳入普查监测对象。(三)入河(湖)排污口集中排污口包括市政入河(湖)排污口、集中入河(湖)口、农田排河(湖)口。其中,市政入河排污口:指的是市区、县城、镇区的市政管网入河排污口;集中入河口:指的是区域污水汇合(非单一市政污水)后的集中入河口;农田排碱口:指的是指种植业灌溉后剩余污水通过排渠入河(湖)排污口。入河(湖)排污口全部纳入普查监测对象。各地可根据对本地实际情况和环境管理需求,增加监测范围。二、监测内容(一)监测点位1.废水污水处理设施进出口、企业总排口需设置监测点位。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污水总进口、总出口需设置监测点位。2.废气全厂主要废气排放口设置点位,脱硫、脱硝等污染治理设施进、出口设置点位。燃煤、燃气、燃油等锅炉、加热炉等废气排放口均设置点位。废气按行业点位设置情况参考表2-2。(二)监测项目1.废水监测项目包括废水流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石油类、挥发—4—酚、氰化物、汞、镉、铅、铬、砷等。—5—表2-1废水监测项目行业类别监测项目黑色金属矿山(包括磷铁矿、赤铁矿、锰矿等)pH、悬浮物、重金属①钢铁工业(包括选矿、烧结、炼焦、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pH、悬浮物、COD、挥发酚、氰化物、油类、六价铬、锌、氨氮、总硝基化合物选矿药剂COD、BOD5、悬浮物、硫化物、重金属有色金属矿山及冶炼(包括选矿、烧结、电解、精炼等)pH、COD、悬浮物、氰化物、重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业pH、悬浮物、COD、BOD5、重金属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pH、悬浮物、硫化物、COD、挥发酚、油类煤炭采造业pH、悬浮物、硫化物焦化COD、悬浮物、挥发酚、氨氮、氰化物、油类、苯并(a)芘石油开采COD、BOD5、悬浮物、油类、硫化物、挥发性卤代烃、总有机碳石油加工及炼焦业COD、BOD5、悬浮物、油类、硫化物、挥发酚、总有机碳、多环芳烃化学矿开采硫铁矿pH、COD、BOD5、硫化物、悬浮物、砷无机原料氯碱碱度(或酸度、或pH)、COD、悬浮物铬盐酸度(或碱度、或pH)、六价铬、总铬、悬浮物有机原料COD、挥发酚、氰化物、悬浮物、总有机碳化学纤维pH、COD、BOD5、悬浮物、总有机碳、油类、色度聚氯乙烯pH、COD、BOD5、总有机碳、悬浮物、硫化物、总汞、氯乙烯其它有机化工COD、BOD5、悬浮物、油类、挥发酚、氰化物、总有机碳化肥磷肥pH、悬浮物、氟化物、磷酸盐氮肥COD、BOD5、悬浮物、氨氮、挥发酚、总氮、总磷合成氨工业pH、悬浮物、COD、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氨氮烧碱pH、悬浮物、汞、石棉、活性氯聚氯乙烯总汞、氯乙烯、COD、BOD5、悬浮物、硫化物、pH造纸及纸制品业COD、BOD5、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pH、悬浮物皮革、毛皮、羽绒服及其制品pH、COD、BOD5、悬浮物、硫化物、总铬、六价铬、油类水泥pH、悬浮物食品加工pH、COD、BOD5、悬浮物、氨氮、硝酸盐氮、动植物油味精工业pH、BOD5、COD、SS、氨氮柠檬酸工业pH、BOD5、COD、SS、氨氮制糖工业pH、COD、BOD5、色度、油类注:①重金属系指Hg、Cr、Cr(VI)、Cu、Pb、Zn、Cd和Ni等2.废气监测项目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氨,汞、镉、铅、砷、铬等。—6—根据有关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参照《重点工业污染源监测暂行技术要求(废气部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废气监测项目按表2-1执行。各行业除工艺废气监测项目外,所用锅炉、炉窑废气排放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