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中国地理分区第二节南方地区主编人任波审核人【课前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理解气候、地形特征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3.识记重要轻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的分布及主要城市。学习重点:1.结合相关地图和图表,分析说明南方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特点,并能结合相关因素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2.能够运用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对南方地区的工农业、生态建设进行分析评价。学习难点:1.结合相关地图和图表,分析说明南方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特点,并能结合相关因素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2.能够运用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对南方地区的工农业、生态建设进行分析评价。知识梳理:1、自然地理(1)位置范围:位于以南,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海和海。(2)地形区与土壤:长江中下游平原___________;四川盆地_____________;东南丘陵——酸、粘、瘦的_________;云贵高原_____________地貌广布。(3).主要河流:长江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输量仅次于长江;__________水系号称“华南大动脉”。(4)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oC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毫米以上,属湿润的气候、气候。灾害:东南沿海夏秋季节的;环境问题,丘陵地区的;长江流域6—7月的;7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的。(5)资源:水资源及_______能资源丰富;缺乏,有色金属丰富。(6)水文特征:流量大;汛期长;径流量变化小;河网稠密;含沙量较小;无冰期。2、农业(1)耕作业:_________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作物有________、_______、棉花等。(2)林果业:经济林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养殖业:淡水养殖和蚕桑养殖。、和适宜植桑养鱼,是我国蚕丝的主要产区。2(4)南方地区的、、、盛产甘蔗。3、工业: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重庆、成都、攀枝花等)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4、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①山脉: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__。②平原:J______________,K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_。③盆地:N______________④高原:O______________⑤丘陵:P_________________(2)填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河流和湖泊的名称。河流: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⑦____________。湖泊:⑧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⑩__________。(3)工业基地:如图,L____________工业基地、M____________工业基地。问题反馈:【课中互助合作探究】探究一: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A.____________地区,B._____________地区,C._____________地区,D._____________地区。(2)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3_______―_________河一线,(3)你知道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的南北两侧有哪些明显的地理差异吗?完成下面表格(提示:比较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农业生产、交通工具、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项目B地区A地区地形不同以低山、丘陵为主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活习俗赛龙舟探究二:南方土壤及改良(1)水稻土:平原地区土壤由于长期种植水稻而发育形成水稻土,呈青灰色,有机质丰富,土壤肥沃。(2)红色土:主要分布在江南丘陵。土质黏性重,呈酸性,富含铁、铝成份,但有机质少,属低产土壤。可增施有机肥,加熟石灰进行改造。适宜种茶、油菜、杉木、马尾松等经济林木。(3)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土壤呈紫色,含丰富磷、钾养分,是由富含铁、铝矿物的四川盆地周围细沙泥土氧化形成紫红色砂页岩,再经风化后形成,适宜种植甘蔗、柑橘等;(4)红壤的改良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红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种植茶树、油茶、杉木、马尾松等耐酸性的经济林木以抑制土壤流失等。改良: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