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三:古代诗歌鉴赏之三:语言语言一、古代诗歌语言的特点:1、生动形象2、精炼含蓄3、富有音乐性(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二、语言风格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1)清新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唯,孟浩然。(2)平淡-质朴-自然-朴实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首推陶渊明。(3)绚丽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朦胧晦涩)李贺(奇丽)。(4)明快特点: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中的,莫过于白居易。易。(5)含蓄特点: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简洁特点:干净利落,言简意赅。(7)沉郁顿挫特点: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还有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三、诗歌的个人风格类三、诗歌的个人风格类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品味语言风格古体诗四、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近体诗(格律诗)律诗绝句七律五律七绝五绝词(乐府、长短句、诗余)曲(元曲)古代诗歌包括歌、行、吟、引;五言、七言、杂言等。长调(91字以上)杂剧散曲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形式自由,不受格律限制。不讲究平仄、对仗;押韵较宽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一韵到底“曲”在形式上接近词,但比“词”灵活,短至一二字,长至二三十字。词对句式、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绝句其音韵、平仄的要求与律诗相似,不要求对仗1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2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议论3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用典抑扬渲染烘托联想想象虚实动静4构思技巧:卒章显志过渡照应层层深入铺垫先总后分古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技巧古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技巧二、诗歌中炼字的作用古人强调“作诗在于炼字”,好句要须好字。因为一两字用得精当,能起画龙点晴之妙,使全句乃至全篇都活起来。炼字的好处是:可以更细腻逼真地突出事物的形象特征,渲染环境气氛,表现动态或使静态事物富有动感,更含蓄真切地抒发感情,等等。吟得一字,尽显风流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词)(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意境或情感)意境或情感)三、怎样鉴赏凝炼字词品●古诗鉴赏与炼字规律(答题规范)1、找出炼字,解释含义2、指出技巧:3、分析形象:a准确传神、突出特色b激发想象、丰富形象、增添意趣4、归纳表达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整体意识、通观全局例一、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看,在诗中指回望。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释词描述景象意境或情感四、推敲字词典例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齐己《早梅》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