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②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④提倡勤俭治国。历史上称“文景之治”。①吸取秦亡的教训。②让士兵还乡务农。③将奴婢释放为平民。④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⑤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刘邦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的统治措施: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大一统”。什么叫大一统?小知识: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是西汉第七位皇帝。他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崩,历五十四年,是第三个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继承了文景之治遗留下来的富强基础,即位后便励精图治,把西汉王朝推向极盛。一、“推恩令”的实施刘彻登基大汉帝国宝座,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他面临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西周秦朝分封制郡县制西汉郡国制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措施?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中山怀王刘休的金缕玉衣徐州狮子山楚王陵,是第三代楚王刘戊之墓。当年,刘戊参与“七国之乱”谋反,楚王家族为保自身利益,权衡利弊,劝其自缢,以死谢罪赢得中央王朝的谅解。按汉朝礼制,金缕玉衣是皇帝才可以享用的,已经发现的汉朝墓葬中,可以看到诸侯王大多使用金缕玉衣,说明他们无视朝廷,“拟同天子”的史实。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资料: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shèng)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此材料说明了什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的烦恼1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你会劝汉武帝怎么做?想办法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主父偃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推恩令假如一个诸侯王拥有封地是图1这么大,他有四个儿子,将部分封地分给他们,他的封地就变成了如图2的阴影部分。图2图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推恩令”妙在哪儿?通过“推恩”这种相对和缓而“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侯国不再属于王国管理,而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不费一兵一卒,达到削弱王国,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从而培养起了侯国的忠诚。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加强中央的监察权专门负责监察本州的主要官吏和豪强地主的不法行为。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每州设刺史一名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确立察举制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见书p57页知识拓展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公元前134年)开始的。察举制是由各郡国每年向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经过考察,授予官职。(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汉武帝的烦恼2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道家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儒家施行仁政,以德治国法家严刑律法,以法治国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我心神不宁啊!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内容: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的精神支柱。相关措施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作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学居于主导地位,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秦实行法制导致暴政横行,最后使秦朝二世而亡。西汉统治者显然吸取了这一教训,不会采取法家思想。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到了汉武帝时候,经济发展起来了,国力日益强盛,继续采用“无为而治”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