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导入有一天,儿子同学问儿子,“你妈妈漂亮吗?”,儿子自豪地说,“漂亮”。你猜这位同学的下一个问题是什么?他说,“你一定长得像你爸。”这个笑话的笑点在哪呢?--世界充满了矛盾,矛盾给我们带来的不一定是烦恼,也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促进我们的发展和成长。锁定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矛盾的含义;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理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运用:分析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二)能力目标提高比较分析能力;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综合探究一: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笑话赏析:台湾有一个人的身份证号码是123456789,可多次被认为是假证。思考:这个笑话的笑点是什么?从哲学上看笑话里的矛盾体现在哪里?指引:阅读课本67页,理解矛盾的含义。综合探究一: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矛盾的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如:教育:教和学经济:生产和消费经济生活:(1)使用价值与价值(2)生产与消费(3)收入与消费(4)公平与效率(5)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6)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政治生活:(1)民主与专政(2)自由与法律(3)权利与义务(4)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5)国际关系有合作也有竞争。文化生活:(1)文化的多样性与指导思想的一元化(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3)文化创新与继承(4)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生活与哲学:(1)物质与意识(2)运动与静止(3)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4)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5)量变与质变(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8)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从外延说,哲学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可以避免。注意: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程。2.名言赏析:“真理再向前跨出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列宁思考:试分析名言中有哪些矛盾?名言所蕴含的哲理是什么?指引:阅读课本P67-68页,理解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道德经》“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赫拉克利特“失败是成功之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唉;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哲学所讲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注意:生活中所说的“斗争”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3.名言赏析:(1)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2)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思考:名言的说法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指引:阅读课文68-69页,理解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同的事物结合才能生成万物,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统一体。强调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共同说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统一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③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变化和发展。②②斗争性寓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