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狮岭镇杨屋第一小学江燕妮【教材分析】《太阳是大家的》是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太阳是大家的》这首有趣的儿童诗用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一起游玩,传递着世界各国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大家共享一片蓝天,分享太阳的温暖,分享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诗的内容虽简单,但字里行间却意境深远,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世界、关爱和平,进行人文教育的一篇好教材。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快乐气氛,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根据本课教学重点,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迁移,培养语感。力求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感悟,让他们在反复诵读中能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设计理念】营造开放、愉悦、活跃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诗意语文中受到渲染,得到熏陶,激发思维,张扬个性。【学习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重点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难点是理解诗歌的含义。一是体会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共处,加强信任和理解,人类才有更美好的明天。二是体会诗歌拟人化的写法,读出诗的韵味。【课前准备】多谋体课件【教学过程】1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前两天我们学过第21课《太阳》,在这篇课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背诵,大家还记得吗?生:记得!师:咱们试着背背吧!师:(引背)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生:(接背)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没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太阳有关的诗歌,请看老师板书课题。师:咱们齐读课题。生:太阳是大家的。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师: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把课文读读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生:(自读课文)师: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老师请四位同学接读课文,谁想试试?生1:(读第一小节)师:他的声音可真响亮!而且他还读准了这个词——生:(齐)红彤彤师:“彤”单独读的时候读二声,在这个词语中读一声,你来领着全班同学读两遍!生:(齐读两遍“红彤彤”)生2:(读第二小节)师:真棒!生3:(读第三小节)师:大家看这儿有一个什么?生:问号。师:(师范读)他要去哪儿?再读。生3:(继续读课文)师:希望你下次把声音再放开些,好不好?生4:(读第四小节)2师:这4位同学都把字音读正确了。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太阳是大家的。生2:我还知道太阳有的时候会在一个国家,有的时候又跑去另外一个国家了。师:这是你的想法,真是个认真读书的孩子!生3:我知道了一天中太阳做了很多好事。师:你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通过同学们的自学,大家对课文都有了一定了解,相信学完课文之后,我们的收获就更多了。三、快乐学文,指导品读1.学习第一小节师:有人曾说一首优美的诗歌,既像一首动听的歌曲,又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读一下课文的第一小节,请你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来,自己读读吧!出示:第一小节生:(自由读第一小节)师: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红彤彤的晚霞,然后从西山慢慢落下。师:纠正一下,什么从西山落下?生:(齐)太阳!师:对,太阳从西山落下。她学会边读书边想画面这种方法了。生2:我仿佛看到了一朵朵白云变成了一片片的晚霞。而且金灿灿的太阳从晚霞中沉入西山。师:你用自己的话把第一小节的内容说出来,真棒!师:傍晚,天空被快下山的太阳染成了红色。(边说边板书)“丹”就表示红色。当红色的光芒透过云朵照射出来的时候,一道,一道,又一道,千万道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