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一、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概况(一)教育起源的几种假说1、劳动起源说——是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命题的延伸。2、生物起源说——是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流变。3、儿童模仿说(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家孟禄提出4、需要起源说5、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教育家杨贤江提出6、其他种说法如:前身起源说、交往起源说、家庭起源说、社会化影响说、超生物经验的传递和交流、人科系统进化过程中的早产现象与教育的起源有着必然的联系说等等。研究教育起源的目的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教育为什么会存在?教育产生于人类的需要。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需要不仅仅是先天的,更重要是后天的、人属的,它使人不再是动物。教育正在于养成并为了这些需要。2、教育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劳动、意识、语言、学习(模仿)、交往。3、教育的原型是什么?教育的原型是动物的本能授受活动。4、教育的未来是什么?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二)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的实施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2、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①生存技能的教育人的行为有四种基本功能:获取食物、安全防卫、生殖和传递信息。a.婚姻家庭制度及其教育血缘群婚氏族群婚即普那路亚婚对偶婚b.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的教育饮食习惯、穿戴习惯、居住习惯、交通工具使用②生产劳动的教育人工取火活动及其教育工具制造及其教育采集狩猎技术及其教育农业、畜牧业及其教育③原始宗教与教育祭祀活动内容自然崇拜、农作物崇拜、动物崇拜、图腾崇拜。④艺术与教育音乐艺术及其教育绘画艺术及其教育二、世界早期学校的出现(一)学校产生的条件1、经济基础社会中要有一定的劳动剩余产品及劳动力,促使社会出现大而细的社会化大分工,人口数量要有所发展,私有制已逐步形成。2、政治条件出现阶级和阶级压迫。统治者必然要垄断文化科学知识,垄断教育,以利于培养为他们统治服务的大大小小的公职人员和官吏,使教育成为巩固他们特权地位的重要工具。3、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化。当社会物质生产丰富到足以使一部分人可以从物质产生的母体中分化出来,专门从事文化教育活动,如巫、祝、卜、史等。出现了单纯的体力劳动者与管理、经营或治理国事,以及从事科学文化、宗教艺术等特权分子之间的大分工。随着这场分工的日益扩大,培养少数特权分子的社会需求也与日俱增,必然需要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机构。4、文字的出现当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中的科学文化知识要丰富到非文字不能较好传承的程度,文字就产生了。5、专职教师出现文字出现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必需依靠专职教师来完成。当上述所有的条件全部具备后,学校就产生了。(二)奴隶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门的教师;2、教育具有阶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奴隶社会教育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较之原始社会的教育,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此后,教育被赋予更广泛的意义,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愈加息息相关,也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是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和中国。(三)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概况1、古代东方社会与文化最早建立奴隶制国家,是当时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创立了最早的文字,出现了最早的文化繁荣景象。2、古代东方教育的性质——奴隶制3、家庭教育——古代东方国家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4、学校教育①宫廷学校②僧侣学校③文士学校④古儒学校5、古代东方国家教育的特点①人类的教育以东方国家为先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③十分重视道德教育④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性⑤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⑥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多样,家庭教育占较大的比重⑦尊师重道是古代东方国家教育的优良传统第一章中国教育的起源第一节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节中国教育的起源根据考古发现,约从2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