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说课稿红峰中心校:余仁元2014年9月3日一、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三个生字:梢、暇、恋。(2)学会本课几个新词:留恋、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会用“应接不暇”、“陆续”造句。(3)理解本课重点句:①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棵大榕树,树干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②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③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能力培养目标。(1)训练学生学习按作者游览顺序理清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静态与动态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以及阅读、思维能力。2、思想教育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二、说教材《鸟的天堂》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十一册第五组中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不同景象。全文按作者游览的顺序记叙的,先写了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然后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接着写了作者和朋友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象;最后写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根据本册教材的编排,本组训练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在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时,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制定如下重点和难点。三、说重点、难点1、说重点:(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2)学习作者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2、说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根据教材的编排和本文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四、说教学方法1、说教法。素质教育提出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本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1)先整体感知,再从中心句入手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采用以读为主,先扶后放、质疑问难的方法,借助电教手段来理解课文内容,一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五、说学法在教学前,教给学生用“读、划、思、议”的方法认真预习。通过读,让学生有所思,再思考之后,划出中心句,议出文章的训练难点。在学习中,借助配乐朗读,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六、课时安排根据上述内容,本课安排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设疑、析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游览顺序。教授学习方法,完成课后第一题;第二课时,从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课文,了解作者描写静态和动态的方法。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完成课后第二、三题;第三课时,围绕重点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完成课后第四、五题。七、说教学过程1、整体导入,以读为主2、教学一开始,教师设计以下问题激发学生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及主动探究的积极性。(1)课文题目中“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2)“鸟的天堂”指什么?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3)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通过以上问题,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可以通过自学。讨论以及作者生动逼真的语言描绘,结合课文插图,使学生从整体上领略本文景象的美妙之处。1、住重点,深入理解。在学生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景象之中,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景象之美。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以下问题:(1)我们已经知道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了,那么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说一说。(2)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描绘“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的?提出上述问题,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找出本文中心句。此时教师用投影片打出中心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