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也可称作()。A.团体关系B.人群关系C.人际关系D.公众关系2.Communication一词在中文里既可以译作传播,也译作()。A.沟通B.交流C.过程D.结果3.艾维·李提出:“说真话”、“()”的命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的领域。A.投公众所好B.凡宣传皆好事C.公众必须被告知D.普遍原则特殊用4.()研究了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理论的全球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A.格鲁尼格B.伯尼斯C.艾维·李D.卡特利普和森特5.()是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A.组织形象B.产品质量C.产品形象D.个人形象6.公共关系通过向社会灌输强烈的()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增进社会交往、促使团体合作等活动来促使社会行为得到协调。A.环境意识B.社会意识C.个人意识D.集体意识7.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是专门执行公关任务、实现公关功能的行为(),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A.客体B.手段C.主体D.过程8.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A.服务公众的意识B.塑造形象的意识C.真诚互惠的意识D.沟通交流的意识9.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A.媒介关系B.顾客关系C.政府关系D.国际关系10.划分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公众,是制定公共关系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A.顺意B.稳定C.逆意D.边缘11.在知觉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事物在相互对比中有的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对特点,致使我们去知觉它。这便是()。A.知觉的偏见B.知觉的主动选择性C.知觉的被动选择性D.知觉的主观性试题第1页(共6页)12.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A.热爱的倾向B.情感的倾向C.支持的倾向D.偏离的倾向13.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A.“量”B.“质”C.“度”D.“信”14.在“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中,处于()形象地位的状态为有待改善的公共关系状态。A.低知名度/低美誉度B.低知名度/高美誉度C.高知名度/低美誉度D.高知名度/高美誉度15.Internet不仅仅是一个国际性的计算机网络,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面向全世界、全社会的巨大的()。A.物质资源B.信息资源C.人力资源D.知识资源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组织B.群众C.传播D.交流E.公众2.公共关系强调“()”、“()”以尊重公众的意愿,满足公众的需求为己任。A.员工第一B.顾客第一C.公众至上D.员工至上E.组织第一3.组织内部设置公关机构有四种基本模式()。A.部门隶属型B.部门并列型C.部门综合型D.公共关系委员会E.高层领导直属型4.从公共关系学的一般意义上说,公众即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A.地区B.个人C.社会D.群体E.组织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6A.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B.需要是有层次的C.生理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D.行为是由优势需要所决定E.安全的需要决定优势需要6.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因素()。A.环境因素系列B.主体因素系列C.传播技术因素系列试题第2页(共6页)D.技术因素系列E.客体因素系列7.民意测验的调查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A.面访调查B.通讯调查C.文献资料分析D.电话调查E.深度访问8.公关广告的形式有以下几种:()。A.形象广告B.公益广告C.产品广告D.观念广告E.响应广告9.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中,一个单独的“公关策略”,是在原有的4P'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6P's之中,增加了()两个因素。A.产品策略B.政治权力C.价格策略D.渠道策略E.公共关系10.拓宽社会沟通渠道,吸引公众参政议的方法主要有()。A.社会协商对话B.公众议政活动C.公众投票公决D.评价形象管理E.认知观念向导三、简答题1.简述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2.简述公共关系程序的四个步骤。3\简述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试题第3页(共6页)4.组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