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水产畜牧兽医局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以推进产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主线,以规模生产、养殖扶贫、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突出各项服务工作,全县养殖业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很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指标。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2015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全年预计数)据本部门统计,全县全年肉类总产量为3.37万吨,同比增7.2%;畜牧业产值7.1亿元,同比增6%;水产品产量1.97万吨,同比增6%;渔业产值1.98亿元,同比增6%;渔牧业总产值9.08亿元,同比增6%。县全生猪出栏34.5万头,同比增4.5%;牛出栏1.66万头,同比增19%;羊出栏7.21万只,同比增26.27%。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一)稳定猪禽传统产业。一是完善生猪规模场生产设施,增加养殖总量,全年全县新增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20个,累计建设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125个;二是加强对龙头企业的监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今年通过自治区水产畜牧行业生猪重点龙头企业监测1个,创建标准化示范场1个,新增出栏商品猪1万头以上养殖企业3个;三是组织实施“2014年度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2个;四是积极开展生猪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今年已完成能繁母猪投保0.79万头,育肥猪投保0.24万头,获得财政保费补贴42.72万元,保险费储存910万元;五是继续实施林下养鸡“千百十万”工程项目,采取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建立示范小区建设、建立“百林”鸡标准化养殖基地、加强科技培训、强化基础建设和优化各项服务等措施,全县完成肉鸡出栏总量920万羽。(二)大力发展草食动物。一是鼓励经济能人转轨投资或社会融资发展肉牛养殖,充分利用农产品秸秆转化加工饲养杂交牛,推行“畜-沼-林、果、粮”等立体循环养殖模式,实现种养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全县完成投资养殖育肥牛20头以上的规模场35个,饲养100头以上的养牛场10个;二是利用县财第1页共5页政农业发展资金160万元、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资金114万元、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资金47万元、“非粮项目”投资20万元、山羊良种补助等项目资金助推山羊养殖持续发展。全县山羊养殖户(场)达836户(个),其中:年出栏300只以上的养殖场30个,年出栏100只以上的养殖场54个,年出栏肉羊500只以上规模场30个。(三)积极探索创新扶贫养殖模式。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彭清华书记今年到县开展扶贫调研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汇报,争取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主要领导2次到县开展养殖扶贫调研,全年共落实自治区级扶持项目资金437万元。同时,通过开展招商引资,整合部门项目资金等工作,引进2家养牛企业和3家养羊企业到桥马片区建立肉牛、肉羊集中养殖示范场,采取“公司+贫困户”模式带动片区群众发展圈养肉牛、肉羊产业,促推县扶贫攻坚工作。(四)狠抓养殖业污染减排工作。2015年xx市下达我县养殖业污染减排任务共5个养殖场,分别为:广西机佳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养猪场、县乾林农牧有限公司养殖养猪场、黄棉鹏养鸡场、张问团养鸡场、县东美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养牛场。目前,这5个养殖场已经按要求全部完成堆粪房、雨污分离、尿液贮存池等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今年xx市下达我县的养殖业源减排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正完善相关材料待上级验收。(五)做好动物疫病防控,为养殖业提供保障。全面落实免疫、检疫、疫情预警与监测等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各项措施。全年开展猪瘟、猪口蹄免疫各32.9万头,猪蓝耳病免疫21.2万头,牛口蹄疫3.4万头(次),羊口蹄疫免疫7.4万只(次),鸡新城疫免疫110.4万羽,禽流感免疫127.1万羽,免疫密度均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全年开展牲畜屠宰检疫20.6万头(只、匹)、产地检疫12.7万头(只、匹),家禽屠宰检疫12.4万羽、产地检疫13.8万羽,冷冻动物产品检疫8.6万公斤,无害化处理病害动物产品2750公斤。全县动物强制免疫的密度、质量均通过xx市组织的考评验收,实现了“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工作目标,为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安全提供保障。第2页共5页(六)加强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