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暑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与中暑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汇编中暑事故应急处置方案诱因:建筑施工露天作业多,在夏天由于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柔气湿高,气流小而导致人体内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失去平衡,体温调节受到障碍,而发生中暑事故。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等三种。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中,出现头晕、心慌、眼花、耳鸣、恶心、大量出汗、全身疲乏、体温略高(不超过37.5℃)。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表现有下列症状之一者: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现象;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博细弱而快等情况。重症中暑: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防范措施:1.有条件的施工现场或分部、分项工程,在炎热夏季施工中,应搭设防晒棚,避开太阳长期辐射;2.在炎热夏季调整作息时间,实行早晚工作,中午延长休息时间;3.及时发放防暑降温防护用品,保证含盐饮料的供应;4.加强医疗卫生保健,配备个人防暑药品;5.保证休息和睡眠,注意饮食营养。应急处置:1.对于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首先应迅速将患者撤离施工现场,送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地方宁静休息,解开衣服,以利血液循环,喝含第1页共5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盐清凉饮料,吹吹风即可恢复。必要时可进行刮痧疗法,或针灸或服用清热解暑的中西药物等;2.对于重症中暑,除实行上述急救措施外,急送医院或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3.及时上报。第2页共5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暑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夏季施工气候炎热,建筑工人普遍在露天和高处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暑事故的可能。因此,加强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是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1预防中暑事故基本安全要求实行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组织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1.1组织措施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暑以前,制订防暑降温计划和落实具体措施。1.1.1要加强对全体职工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增加自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1.1.2应根据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暑。还可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1.1.3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工人集体宿舍管理;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1.2技术措施1.2.1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纳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建筑业劳动强度。1.2.2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超过30℃;施工场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采纳活动幕布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1.2.3在车间内操作时,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天窗排气,侧窗进气,也可采纳机械通风措施,向高温作业点输送凉风,或抽走热风,降低车间气温。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3卫生保健措施1.3.1入暑前组织医务人员对从事高温柔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柔高处作业工作。1.3.2对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料;供给含盐浓度0.1~0.3%的清凉饮料。暑期还可供约工人绿豆汤、茶水,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300毫升。1.3.3加强个人防护。一般宜选用浅蓝色或灰色的工作服,颜色越浅阻率越大。对辐射强度大的工种应供给白色工作服,并根据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露天作业应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阳光曝晒。2发生中暑的表现及其应急预案2.1中暑症状的表现2.1.1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感到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能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2.1.2轻症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还有可能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