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第八章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概述概述土壤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土壤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的防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的防治治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规划与管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规划与管理理第一节概述一、土壤的基本结构与特性1、土壤的结构与组成土壤的剖面结构土壤的剖面结构腐殖质表层(腐殖质表层(AA层)层)沉淀层(沉淀层(BB层)层)母质层(母质层(CC层)层)土壤的组成:土壤的组成:固、液、气三相土壤质地和团聚体结构土壤质地和团聚体结构土壤质地:土壤矿物质部分各矿物颗粒粒级(砂粒、土壤质地:土壤矿物质部分各矿物颗粒粒级(砂粒、粉砂粒、粘土粒)的重量百分比。砂土、壤土、粘土。粉砂粒、粘土粒)的重量百分比。砂土、壤土、粘土。土壤结构:团聚状、块状、片状、柱状。2、土壤的特性土壤肥力土壤肥力自净能力自净能力二、土壤环境元素背景值、土壤环境容量11、背景值、背景值未受或尽少受人类活动(污染)影响的土壤化学未受或尽少受人类活动(污染)影响的土壤化学元素的自然含量。元素的自然含量。22、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一定的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的时限内,遵循环一定的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的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境质量标准,既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生物学的产量和质量,也不使功能,保证农产品生物学的产量和质量,也不使环境系统污染时,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环境系统污染时,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大负荷量。制定有关土壤环境标的重要依据。制定有关土壤环境标的重要依据。三、土壤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监测标准土壤监测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GB15618--19951995))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土壤环境质量分三类土壤环境质量分三类ⅠⅠ类:国家自然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类:国家自然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水平。ⅡⅡ类: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类: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ⅢⅢ类: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类: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标准分三级标准分三级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土壤pH值项目自然背景<6.56.5~7.5>7.5>6.5镉≤0.200.300.601.0汞≤0.150.300.501.01.5砷水田≤1530252030旱地≤1540302540铜农田等≤果园≤3550100100400—150200200400铅≤35250300350500铬水田≤旱地≤9025030035040090150200250300锌≤100200250300500镍≤40405060200六六六≤0.050.501.0滴滴涕≤0.050.501.0第二节土壤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一、土壤环境污染及其影响因素一、土壤环境污染及其影响因素1、土壤环境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输入土壤环境中,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净化能力,从而使土壤污染物的积累过程逐渐占据优势,土壤的生态平衡受破坏,正常功能失调,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作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随之下降,并产生一定的环境效应,最终将危及人体健康、生存和发展。土壤污染的特点土壤污染的特点隐蔽性和潜伏性隐蔽性和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2、土壤污染类型按污染途径按污染途径水质污染型:各类废水污染土壤(污灌)水质污染型:各类废水污染土壤(污灌)大气污染型:大气沉降大气污染型:大气沉降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