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学生现状与发展思考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职业学校学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现象。为此,我校就涉农专业学生“双业型”培养进行了全面研究,现就结合自己从事职业教育多年来的实际,谈谈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学生现状与发展的思考,希望能对《农村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双业型”学生培养研究》课题有所帮助。一、涉农专业学生现状1.思想上不求进取,对前途悲观失望,认为“学农就是种地,学农就是和黄土地打交道”;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动力,得过且过;职业理想模糊,认为现在学的不一定将来有用,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想混个毕业证;有的是父母觉得孩子还小,在学校有老师管着就行,等等。2.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缺乏学习主动性。目前,大多数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课普遍较差,多属于“后进生”,他们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更感费力,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尊重以及肯定。因此,他们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认为自己笨;同时由于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进入中职阶段后,对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难以适应。而经常性的学习困难,容易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更是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同时,现在的中职生普遍意志力较差,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一遇到困难,就想退缩或放弃。3、无视校纪校规,缺乏自信心。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认为自己不行,纪律观念淡薄,旷课、逃学、早恋、打架斗殴、部分学生甚至在课堂上辱骂教师。明知不可以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差,时常有违规行为,且屡教不改。4、自卑、逆反、盲从心理较为严重。中职生正处于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感情发展的最困难期,是人生的“多事之秋”。绝大多在初中阶段就是“问题学生”,是被社会、老师、同学甚至家长否定的。他们是因为不能读普通高中而到了中职学校、家里经济困难和其他原因来到中职学校,他们不愿意学习,或是不喜欢学习,是被批评的对象,被冷落的群体,自我成就感得不到满足,加之认知能力相当有限,很容易盲从。比如受到网络等媒体的影响,讲究“哥们”义气,好结帮斗殴;觉得抽烟很酷,就模仿抽烟;觉得喝酒够才象“爷们”,就拼命喝酒;看到别人谈“恋爱”,自己也不能落后;本来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还有“雄心壮志”,要好好学习,可是看到别的同学不学,自己也就不学了,还会嘲笑好学的同学。二、应对策略针对以上现状,我们根据中职生特点,结合课题研究,找准突破口,添补措施,有效地遏制了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一是加强对中职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和培养。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建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在现阶段提高中职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他们的不良心态和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抚平心理创伤,以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地学习、生活,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终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持续发展,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二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责任意识,以职业能力报效祖国。目前,我国非常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为此,职校学生应当明确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结构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三是严格行为规范,用爱、真情去感化学生。学校要实行全员管理,齐抓共管,使学生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意识。在管理上,依靠制度,注重培养一支优秀高效、责任心强的学生管理队伍,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学生每天的学习及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做到勤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真心地爱每一个学生,和他们成为朋友,切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四是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由于中职学生具有“从众”心理,我们在教育管理上可以好好利用这一特点。因此在学校我们坚持每周开展“文明班级”和“文明宿舍”评比活动,每周星期一升国旗时进行表彰奖励;在班级树立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起好模范带头作用。五是开展丰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