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的大准则一是,“天道酬勤”,如果你实际上只有10天准备时间,你会怎么办?放弃?随便复习下,反正别人也复习不好?不,不,不,因为大家都只有10天准备时间,要知道,在相同的时间内,谁花费更多的心思,更多精力心血,一般来说,谁就是胜利者。就算临场发挥不好失败一次,上天也不会忍心让你再失败一次。二是,要善于总结。本次面试再次证明了善于总结对面试的强大作用,不仅是我总结,自己总结更关键,最好用一本子,或者用电脑WORD随时写下心得总结。有总结,心里才有底,有成就感,复习会更细心,同时一些要点、注意事项写下来了,再复习时就方便了,也不会忘复习了。时间倒不是最大问题,当然,时间越多,你总结得越多,复习越细,你的成绩就更高了。三是,战战兢兢的态度。我笔试、面试都是一个感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深怕自己什么地方漏了,什么地方答错了。这样有好处,好处是复习会比较全面,精细,只要临场发挥得正常就OK了;坏处也很明显,压力很大。第一篇、面试经验总结本楼看法和经验,这一部分一定要看清楚了,下文方知怎么用。第二篇、题型与套路22楼答题的招式,很重要。第三篇、万用句、名言、典故23楼最精华部分,本文新意由此撑起。大量新意古人名言,典故;温总理,胡主席引用名言,管理学法则第四篇、典型答题24楼常用、常考、必备问题回答,基本题要尽量准备好,背起来,考试经常用到(不是原题也经常用)。第五篇、08年时政热点答题25楼不具普适性,仅适合最近面试的人。2008年面试圈题(所谓押题),22个热点题目。第六篇、哲学原理26楼要面试,你必须知道的几个哲学原理。第七篇、礼节28楼网上一篇不错的面试礼节文章第一篇、面试经验总结1、答题的深度和新意此两点精髓贯穿本文全文,这一点请看上数十遍。什么是深度和新意?深度例: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然后谈谈你的理解。画面上是一个卖糖葫芦串的人,扛着一个插各式各样假证件的“糖葫芦串”在吆喝:“办证,20至200元。”析:我们可以从制假、贩假、买假三个层面答题,但是仅就画面就事论事,是不够的。从假冒深入分析,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主题上升到诚信建设的层面就来,这样立意就高了。在实际过程中,要注意先从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再尽量把主题升华,透过现事看本质。新意说到计划,大家都会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试官早烦这个了。你至少要说《礼记.中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或者说这是毛泽东常常用来指导红军作战的一句名言。你也可来点新意,如毛泽东在战争年代也有一句名言:不打无准备之仗,还有孔子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后面我还强调说,背名言要背出处,就是为了一个新,因为别人没有的,你有,这就可能给你加分。为什么强调深度和新意,尤其是新意?因为我发现大家的面试分数都差不多,都在一个分数段,拉不开距离,除非你答题太完美了,不卡壳,但是有几人能做到这样。所以,我强调要有新意,有亮点,考官不想睡觉,会听你说;有亮点,考官觉得你这人不错,有内涵,所以就给你加几分了。几分,要命啊。如何开发自己的亮点(新意)?对我来说,我的亮点就是名言,典故,再加上平时关心、整理、背诵时政热点,17大报告等。诸位可以自己开发你自己的亮点,像经历比较丰富的,可以整理自己一些有意义、有创意的经历,以便考试直接套用;平时多关心一些时政热点,考官听了也会觉得你关心国家大事,像个公务员;名言多背些,个人觉得这个亮点加分方式很管用。2、高分的关键基本分数诚恳的态度+答题的套路(参见第二部分,不全面,其实自己总结最关键)+哲学原理亮点分数名人名言、典故(就我个人而言,我最注重这方面的培养)+试图与时政热点联系(多看、多整理新闻,想想哪些公务员面试可以用到的)+自身经历(较少)+试图看到小主题背后深层的东西3、辩证、全面的思维公务员应该有理性的辩证的思维,反映到面试上就是有些问题要看得全面(不是所有问题),不能过于片面地回答。我举个例子:农村妇女死去丈夫后,丈夫欠下的债,她本可以不偿还的,但她却不顾生活的困难和孩子学习的压力,亦然接受替丈夫还款,而且还登报寻找债主,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