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防办鸣防空防灾警报方案与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利用情况调研报告汇编人防办鸣防空防灾警报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利用人民防空警报系统发放防灾警报信号的通知》精神,省政府建立了全省防灾警报试鸣制度,并确定每年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为全省防灾警报试鸣日,进行防灾警报音响信号试鸣。为了切实做好我县今年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的防空防灾警报试鸣工作,防止市民产生不必要的惊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试鸣背景20**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省政府确定每年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为全省防灾警报试鸣日,通过警报试鸣,可以检验我县的防空警报设施完好率和音响覆盖率,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防空防灾意识和分辨警报信号的能力,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和应急避险能力。二、试鸣时间及信号在20**年5月12日15:00—15:44,分别组织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防灾警报、防灾解除警报信号试鸣。其中:15:00—15:03为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三分钟;15:10—15:13为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三分钟;15:20—15:23为解除警报,连续鸣响,时间三分钟;15:30—15:33为防灾警报,鸣60秒,停30秒,反复2遍,时间三分钟;15:40—15:44为防灾解除警报,连续鸣响,时间四分钟。三、试鸣渠道及方法(一)县城城区、镇、镇利用固定警报设备进行试鸣。第1页共7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镇、镇人防办的警报试鸣工作由镇人防办按县政府公告规定程序和利用现有的警报设备组织试鸣。四、试鸣要求(一)为保证警报试鸣工作圆满完成,县人防办、镇、镇人防办务必做到高度重视,严密组织,仔细操作。(二)警报试鸣点多面广,方式多样,各警报点所在单位及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要给予密切配合。(三)为使警报试鸣达到家喻户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试鸣防空防灾警报须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在试鸣的五日以前发布公告。为此,县新闻中心、县广播电视台、县政府门户网站等新闻媒体在警报试鸣前五日刊登或播出县政府关于试鸣防空防灾警报的公告。(四)县城各中小学,镇、镇中小学要充分利用警报试鸣的机会,引导学生仔细视听,增强其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提高分辨警报信号的能力。广阔市民应自觉视听,以提高分辨警报信号的能力。(五)试鸣防空防灾警报是检验警报设备的重要举措。为此,县人防办、镇、镇人防办在试鸣前要对警报设备进行检查与测试,请有关单位给予积极配合,确保警报设备处于良好的战术技术状态。(六)试鸣防空防灾警报对于增强全民国防观念、防空防灾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县人防办要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将试鸣警报工作与有关部门的宣传活动结合起来,采纳各种宣传方式加以宣传教育。(七)镇、镇人防办要于试鸣后一个工作日内将警报试鸣的基本情况上报县人防办。第2页共7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利用情况调研报告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持续、稳定、高速进展的新时期。高速的经济进展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短时间内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的急剧增大,势必使与不协调的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城市综合症”也越来越严重:城市人口超饱和,交通拥挤、堵塞,建筑空间拥挤,绿化面积减小,城市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抗灾自救能力降低等等。城市化的高速进展,迫使人们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这种新型国土资源是解决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的重要措施,是城市走可持续进展道路的重要途径。一、人防工程建设现状为适应经济进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过去单纯以对空防备的人防工程正在向抗灾救灾的民防工程转变。60-70年代,以战备为目的的人防工程,因在组织上采纳“群众路线”,在技术上强调“群众制造”,而导致缺乏整体规划与设计,功能单一,质量低劣,布局与城市建设脱节;人防工程约占地下建筑总数的一半以上。改革开发后,各行各业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人防部门于80年代初开始以平战结合的形式,或对一些早期人防工程进行改造,或新建一些具有商机的人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