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本级河道整治规划报告.1137.前言具有“浙江绿谷”美称的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浙江省西南部的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经济社会地位十分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河道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要求,然而,市本级河道本身没有进行系统的整治,致使部分河段行洪能力不足、淤积严重、保护区防洪标准偏低、水环境(特别是城市内河)恶化,直接影响了丽水市“浙江绿谷”的建设。根据浙江省水利厅对全省河道整治规划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及丽水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丽水市水利局委托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对丽水市本级河道进行何等整治规划,规划范围包括瓯江干流莲都区段、好溪等四大支流部分河段及其汇入小支流、丽水市城市内河。本规划根据《浙江省河道整治规划编制导则》(试用)、有关法律法规及丽水市水利局下达的河道整治规划任务书编制,既是全省河道整治规划的组成部分,又是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规划力求与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瓯江流域总体规划、瓯江流域防洪规划相协调,尊重经过批准的丽水市城市城市防洪规划,并采纳了瓯江干流玉溪电站至开潭坝址河道疏浚规划、丽水市城市内河控制性规划中的部分研究成果。规划表明,为了建设防洪、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及水文化为一体的水生态系统,需要采用建设防洪堤、疏浚河道、劈山拓宽河道、开挖人工湖、紧水滩水库防洪调度、水环境保护等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规划按照近、远两期实施,共需要投资15.85亿元。在规划过程中,承蒙丽水市有关单位,尤其是丽水市水利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表谢意。丽水市本级河道整治规划报告.1138.第一章丽水市莲都区概况1.1社会经济概况本规划区域丽水市莲都区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东经119°42′至119°57′,北纬28°17′至28°25′。东邻青田县,西接云和县、松阳县,南与景宁畲族自治县交接,西北与武义县相邻,东北与缙云县接壤。丽水市是浙江省西南部中心城市,莲都区是丽水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和浙西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根据2002年丽水市统计年鉴,截止2001年底,莲都区总人口为35.81万人,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38.0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687元。莲都区(市区)土地面积1,502km2,耕地面积1.1345万公顷。区内经济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主要经济作物有香菇、中药材、毛竹、茶叶、水果等,其中水果已跨入全国百强县行例。境内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属国家级保护的动物有20多种,畜牧业主要有猪、牛、羊、家禽等。金丽温高速公路及丽龙一级公路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丽水市的交通状况,为丽水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1.2河道及水环境现状1.2.1河道现状莲都区境内有省级、市级、县级及县级以下河道,主要为瓯江干流和四大支流(松阴溪、宣平溪、太平港、好溪)以及城市内河。规划区域的水系见附图2。大溪:为省级河道,发源于龙泉与庆元交界的百山祖北麓锅冒尖,流经龙泉、丽水、青田、温州等地,由西往东汇入东海。干流长度为384km,流域面积为18,100km2,是我省第二大河。大溪莲都区境内段长度为43.56km,河宽170~800m,河底高程66.00~33.00m,河道比降为0.7‰~0.8‰。河道中有不少行洪滩滩地和江心洲,其中较大的江心洲有红圩、吴村圩、对门圩。石牛街断面为大溪的缩窄断面,河面宽仅170m,河底高程44.80m,是上游洪水进入丽水市城区的控制断面。塔下断面左岸山体突出,河面宽度仅220m,河底高程34.50m,阻水较为严重,是大溪和好溪在古城汇合后的行洪阻水断面。好溪:缙云县城至大溪汇合口段为市级河道,莲都区境内长度为23.9km。规划段从马头山好溪堰至大溪汇入口,长度5.05km,河面宽200~250m,河底高程51.70~42.60m,河道比降1.8‰。丽水市本级河道整治规划报告.1139.松阴溪:遂昌县城至大溪汇合口段为市级河道,规划段为莲都区境内段,长度4.6km,河面宽130~200m,河底高程71.00~64.00m,河道比降1.52‰,通济堰以下河道淤积比较严重。宣平溪:为县级河道,境内长度为36.8km,规划段河道长度1.2km,河面宽100~120m,河底高程50.00~48.00m,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