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高一历史阶段测试试题卷(开考时间:2010年10月12日上午)时量:60分钟(必考部分)30分钟(选考部分)满分:100分(必考部分)50分(选考部分)命题人:韩湘萍审题人:刘国彬、黄雅芩备课组长:韩湘萍必考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使周朝统治得以持续“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中央集权制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B2.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答案】B3.在西周时期,受封的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的权利不包括A.自行征派赋役B.继承天子王位C.任命官吏D.建立武装【答案】B4.下列对“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理解正确的是A.西周采取分封诸侯的办法建立了封建社会B.分封诸侯削弱了西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分封的对象局限在周王室的宗族姻亲范围D.实行分封制是为了拱卫周王的统治【答案】D5.秦朝的郡县制开辟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先河,下列有关郡守县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地方行政长官B.由皇帝直接任免C.可以在辖区内自行铸造钱币D.是皇帝加强对全国各地统治的工具【答案】C6.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B7.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两组镜头,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电视剧甲: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坐着在议事,各自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最后由皇帝决定。电视剧乙:河南府爆发洪灾,内阁的阁臣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户部、工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B.汉、宋C.秦、明D.明、清【答案】C8.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兵变”,射杀长兄李建成,夺取了帝位。李世民的这一做法违背了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内阁制【答案】B9.唐末五代时地方节度使耀武扬威,但北宋时文官却地位荣耀显赫。文武官员地位的变化突出说明了北宋政治的一个什么特点A.减少了官僚机构B.解决了人浮于事的弊端C.取消了地方军队D.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答案】D10.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C.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省”奠定了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答案】C11.回顾香港被割占史,与之相关的条约有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天津条约》④《马关条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答案】C12.鸦片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原因是A.中国第一次被资本主义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中国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答案】D13.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多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A.北京B.南京C.广州D.上海【答案】B14.“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的条款出自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A15.近代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地点是在下图中的A.B.C.D.【答案】A16.古代雅典约束公民行为,以此维护城邦民主制度的重要的措施是A.实行陶片放逐法B.扩大官员的选拔范围C.发放“观剧津贴”,鼓励观赏戏剧D.只承认少数人的公民权【答案】A17.希腊的民主制和罗马的公民法A.都维护了大部分公民的利益B.都使妇女权益受到法律保障C.都在亚非文明影响下产生D.都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答案】D18.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帝国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唯有第三次征服是最为持久的征服。”这段话的本意是在说明A.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B.法律最终带来了罗马疆域的扩大C.法律的力量超过武力和宗教D.罗马法对后世法律的制订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D19.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提出的“天赋人权”“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