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桥】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型精练9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面是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中“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成立”内容的目录摘编。第二十章列强的侵凌与内乱第一节鸦片战争与英法联军第二节俄国侵略第三节太平天国的兴亡与捻乱回变第二十一章自强运动第一节模仿西法与洋务建树第二节台湾的积极建设第二十二章边疆藩属的丧失与甲午战争第一节边疆藩属的丧失第二节甲午战争与台澎割让第二十三章变法与革命第一节瓜分危机、庚子动乱与日俄战争第二节戊戌变法与立宪运动第三节革命运动第二十四章中华民国的创建与民初政局第一节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创建第二节袁世凯的窃国第三节民初对外关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答案】建议:“庚子动乱”一目改为“义和团事件或义和团运动”。]理由:义和团运动是列强侵略导致的,义和团运动主要是反对外来侵略,“扶清灭洋”还是有“爱国性”的,结果也打击了列强的侵略气焰。2.“现代化”这个词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在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逐渐流行的一个术语,用以概括人类近期发展进程中社会急剧转变的总的动态。下面是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中所构建的关于“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的一般进程”示意图,直观地显示了近代以来第三世界的国家在借鉴西方一般现代化模式的同时,走上各具特色的民族复兴的现代化道路的艰难历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以来“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的一般进程”的相关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答案】(1)观点部分:第三世界的国家在借鉴西方一般现代化模式的同时,走上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复兴的现代化道路。或者:在激烈竞争的全球体系中,第三世界国家逐步建立起了适应现代工业世界、具有民族形式的新社会经济体制。(说明:观点部分突出“走上各具特色的民族特色或民族形式的现代化道路”即可)(2)论证部分:(可以任意一个第三世界国家为例,如中国)①第三世界国家在前资本主义时代所受到的冲击。②第三世界国家遭受冲击后各国的现代化探索历程。③激烈竞争的全球体系下的各国现代化模式的确立。(3)结论部分:把现代化发展的共性与民族国家的个性相结合,从现代化史观或者文明史观角度进行提升。(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