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常见物质的检验[基础巩固]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A.Na2CO3溶液B.NaOH溶液C.硫酸D.稀盐酸解析:选D。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盐酸洗净铂丝表面的氧化物,因氯化物易挥发,硫酸盐不容易挥发,所以不用硫酸洗涤。离子检验的常用三种方法:检验方法沉淀法显色法气体法判断依据反应中有沉淀生成或溶解反应中有颜色变化反应中有气体生成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CO——气体法B.SO——沉淀法C.H+——显色法D.Cl-——气体法解析:选D。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向溶液中先加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检验氢离子的方法: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检验氯离子的方法:向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D错误。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CO、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A.H2SO4B.HClC.NaOHD.NaNO3解析:选B。BaSO4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BaCO3不溶于水但溶于酸。BaCO3溶于盐酸,沉淀完全溶解,生成无色、无味气体,反应为BaCO3+2HCl===BaCl2+CO2↑+H2O。用一种试剂鉴别Na2CO3、(NH4)2SO4、NH4Cl、KNO3四种溶液,应选用()A.AgNO3溶液B.NaOH溶液C.Ba(OH)2溶液D.盐酸解析:选C。先分析被鉴定的物质所含离子,可知CO、SO、NH可发生特征反应,鉴定CO、SO可用含钡离子的物质,鉴定NH可用含OH-(强碱)的物质,综合考虑选用Ba(OH)2溶液并加热,只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只有气体生成的是NH4Cl,无现象的是KNO3,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气体放出的是(NH4)2SO4。在自来水的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桶装出售。为辨别真伪,可用下列哪一种试剂来鉴别()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解析:选D。自来水中含有Cl-,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某实验小组想检验一瓶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下列不能作为检验用的试剂的是()A.澄清石灰水B.氢氧化钡溶液C.氯化钙溶液D.酚酞试液解析:选D。NaOH在空气中变质,主要是与CO2反应生成了Na2CO3,A、B、C三项都能与Na2CO3反应生成沉淀,而D项NaOH和Na2CO3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无法判断出有Na2CO3。当然也可以通过加酸是否产生气体来判断。某无色晶体要鉴定它是否为硫酸铵,下列操作必要的是()A.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气体的性质B.加热看有无气体放出C.晶体用蒸馏水溶解,用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观察有无沉淀生成D.晶体用蒸馏水溶解,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解析:选D。D可鉴定SO的存在。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3B.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可能有Ca2+或Ba2+C.某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D.验证NaOH溶液中是否混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有Cl-解析:选B。能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的固体不一定是碳酸钙,可能是碳酸钠、锌等,A错误;与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或硫酸钡沉淀,C错误;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有Cl-,可先加硝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说明有Cl-,不能用加盐酸的方法,因加入盐酸引入Cl-。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经检验装置气密性合格并加入试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鸡蛋壳发生了分解反应②Ⅰ中发生的现象为鸡蛋壳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③Ⅱ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浅红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C。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加入盐酸后,发生如下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现象是鸡蛋壳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CO2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