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示范性金考卷(五)(测试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温馨提示:本套题做题时间为60分钟,分值100分,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个小题,共40分)1.[2014·河北保定模拟]下图是1954年河北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照片。下列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B.国家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取得根本性胜利C.当时个人崇拜已经非常突出D.国家对工商业改造的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解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从图片中“公私合营”可以判断是对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形式。答案:D2.[2015·阳江联考]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运动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从题干所述事例,说明当时存在浮夸风等虚假现象,这反映了“大跃进”的特征,故选C项。答案:C3.[2014·河南洛阳统考]“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以至于翻开新旧两本中国分省地图一对照,星罗棋布的人工湖泊就呈现在眼前。由此,我国的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以每年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A.人民公社化为中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C.“大跃进”运动使得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D.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经济建设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人民公社期间”可以排除B、C两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不能反映D项。答案:A4.[2014·临沂调研]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A.中共七大B.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八大二次会议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解答的能力。从材料“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可以判断是中共八大。中共八大在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党的任务是由落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答案:C5.[2014·阳泉调研]下图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期()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瘫痪状态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题眼在于观察材料反映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一阶段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业两头好中间差,重工业和农业相反,符合十年探索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故属于二五计划。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B6.[2015·辽师大附中模考]1990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鹏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一决定,体现了党和国家()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构想B.拉开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序幕C.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尽快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决心解析:材料反映了开发开放浦东的构想,这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构想。故选A。答案:A7.[2014·杭州质检]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国有或控股工业集体工业个体工业其他类型工业197877.622.4199725.538.117.918.5上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B.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D.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解析:本题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