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沙漠里的奇怪现象01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①很多人不了解沙漠,于是便把一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成是魔鬼。特别是当一些人在旅行途中饥渴难耐时,忽然看见一个很大的湖,里面蓄着碧蓝的清水,看起来并不远,于是他们奋力地奔跑起来,可是总是到达不了湖边。为什么会这样呢?在科学知识贫乏的古代,人们只能用“魔鬼”说来解释这一切。直到19世纪初叶,法国的数学家和水利工程施孟奇才戳穿了这一谬论。②其实,用现在的科学来解释就是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贴近地面的一层空气温度就比上面一两米的温度高许多。这样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一种错觉空中的乔木看来像倒栽在地面上,蔚蓝的天空倒映在地上,便被看成是汪洋万顷的湖面了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至八摄氏度左右,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在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作海市蜃楼。(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戳穿()谬论()倒栽()海市蜃楼()(3)第②段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恐具荒凉干躁不胜其苦单枪匹马(1)“”改为“”(2)“”改为“”3.请在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忽然,远处一片漫漫黄沙映入我的眼帘,更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丘,也是由清一色的黄沙堆砌而成,这里是黄沙的世界,黄沙的海洋,,根本想象不出哪里才是沙的尽头!广袤的大漠,死寂的沙海。雄浑,静穆,板着个脸,总是给你一种单调的颜色:黄色、黄色,永远是灼热的黄色。仿佛大自然在这里把汹涌的波涛、排空的怒浪,刹那间凝固了起来,。啊,看到你了,西北大漠,无边的黄沙蔓延在这片无边的土地上,凭你耗尽眼力寻啊,也看不到一丝绿意,没有潺潺流水,没有巍巍高山。4.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证明这句话。(要求:将现象和道理说清楚)5.综合性学习。鄂尔多斯有广袤无垠的大沙漠,对此有人设想,如果能将沙漠变为“黄金”,定能为鄂尔多斯的发展锦上添花。于是张老师组织初二(2)班学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活动主题:为开发沙漠旅游资源出新招活动时间:2018年5月1日-3日活动方式:查资料、旅游采风①探寻沙漠植被:名称种类功用②根据以下两幅图片,描绘你眼中的沙漠美景。(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40字左右)(注:沙地是一片金黄,树木为绿色)③请你为开发沙漠旅游项目提两点建议。(2)王华因病不能参加此次活动,他提前一天写了一张请假条,但缺乏两条要素,请帮他补充完整。02课内精读阅读“沙漠里真有魔鬼吗……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完成后面的题目。6.这两段文字都非常注意前后过渡,试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并具体说说它们的作用。7.细读选文第一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魔鬼的海”的成因。(30字以内)8.选文第二段中“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能否删去?为什么?9.说说结尾的“见怪不怪”中的第一个“怪”具体指什么内容。为什么说“不怪”呢?03拓展阅读丝路明珠——喀什刘小方①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远离海洋、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喀什,是内陆干旱和极端干旱的典型区域,热浪里孤独的行者身影、茫茫戈壁中蜿蜒远去的碛道等,的确是前往喀什的常见景观;但事实上,绿意盎然的林木、波光粼粼的湖泊、水鸟栖息芦苇丛生的湿地、奔腾交错的河流同样也是喀什的风貌。②越是靠近人烟密集的市镇,绿的面积与浓度就越大越高。喀什噶尔河自帕米尔高原而来,从西南向东穿越喀什境内,平均河宽40米,滋润和哺育了乌恰、疏勒、伽师等多个绿洲。叶尔羌河从东北的喀喇昆仑山山口而来,向西流经喀什并形成许多分支,浇灌出全疆最大的叶尔羌绿洲群。除此之外,还有提孜那甫河、克孜勒河、盖孜河、库山河、吐曼河等十余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在喀什大地上纵横流淌,区域内河水年径流量相当于黄河流量的六分之一。喀什,这个丝路上曾经最重要的国际商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