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质量检测方法就教师这一角色的立场来看,我把教育教学检测大体上分为课上和课下两大部分。下面我从先从课上来说:在六年级上半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时研制出每课时的学生学习愿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每课时的学习目标,直奔主题,化繁为简。把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到极致。在愿景卡的最后一项我通常设定为课堂书面检测内容。作为对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一个直接性的检测手段,当然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我也会综合运用知识问答法、言语交流展示法、黑板书面展示法、肢体演绎展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对学生各种形式的检测,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学习知识的不足与偏差。当然我也会开展多种活动课包括拼图游戏、剪纸大赛、分拆包装盒、搭建小积木、数学脑筋急转弯趣味题、运用数学图案设计各种图案等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推理及数学建模思想的成长与发展。比如当我们学到米和平方米这些概念时,我会把学生带到楼下,让学生亲自测量,感受一个步子大概就是一米,感受四组这样的有五个小朋友肩并肩围成的地面面积就是一平方米。小活动展现大原理,我始终坚信作为老师在课堂上就算你什么都不做,你的眼神都能在学生们身上展现出巨大的能量,选择正能量还是选择负能量取决于你自己。每当结束一个重要章节或单元后,我都会进行一个简单的自我检测,当然检测内容要与这单元的内容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我会选择学生易错的、掌握不太牢固的内容进行检测,我也会选择稍有挑战性的知识给具有挑战能力的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尽情享受攻克难题后那种溢于言表的自信与喜悦。考后,我将试卷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分类,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我将评分并列出名次,对他们这一阶段的学习给予正确的鼓励与支持;不达标学生的试卷我只判明对错,不改分,不评名次,这部分人我会更加关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每一次的测评结果我都会详细纪录、并作分析研究。这些记录就会作为我积极开发“生本课程”的直接依据。那现在再来聊一下课下:课下当然首先会提到课下作业,新教学大纲要求给学生减负。学生减负并不是指教师减负,实际上却意味着教师增负,在给学生的课下作业设定上能直接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水平。我的课下作业不求量只求精,让学生“练其该练,测其该测”。每次作业的敲定我都经过深思熟虑,反复研商。每一次反馈的结果我都如获珍宝般仔细分析和品味。通过课下作业我能及时发现学生课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这也是教学质量检测的主要途径。课下作业除了通过书面作业检测以外,我也会常常要求学生家长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比如,当我们学到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时候,我会要求家长结合实际给学生出一些相关的试题,并进行批改,让家长跟得上我们的课程,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学习进程。我也会布置一些趣味题给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合作完成。这样一来检测了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二来也可以增进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面的互动,将学习巧妙转化为我们大家共同的事。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大家都在通过学习成长和进步,在接受教育检测方面人人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