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第104中学大学区八下语文单元(四)测试一.基础知识(2分)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遨游钥匙枝桠心扉浑然一体B.赌博蒙昧貂皮波澜海誓山盟C.犀利迁徙繁衍驰骋盛气凌人D.歧形质问宽恕欣尉翻来覆去二.文言文阅读(18分)(一)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段,回答问题。(12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空乏其身()(2)人恒过()(3)衡于虑()(4)而后作()2.文中阐明人经历磨难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那么你怎样看待经历的这些磨难?3.《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4.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5.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根据本文的内容和观点,并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对这些话的理解。(三)阅读下段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注】①弘范:即张弘范,是当时进攻广东潮阳地区的元军统帅。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乃书()(2)捍父母()(3)泫然出涕()2.你怎样理解“弘范遂以客礼见之”这句话的含义?3.请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4.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鱼我所欲也》中的哪句话?5.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本文与《鱼我所欲也》在写法上有何不同?三.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意朦胧陈鹏举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大多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人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善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鸬鹚鸂(勒鸟)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那样的小诗,有的是天真烂漫的诗心,也有诗人充满阳光的宽大的襟怀。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