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小池》教学设计-(4)VIP免费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小池》教学设计-(4)_第1页
1/3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小池》教学设计-(4)_第2页
2/3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小池》教学设计-(4)_第3页
3/3
《小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会朗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2小池)2.介绍作者杨万里,(课件出示)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家,今存诗作4200余首。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1.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树阴、生机盎然的荷叶、小小的蜻蜓)(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3.学生自由读诗。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惜、洗、柔。注意:“惜”字和“借”字的区别。“照”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日”和“召”一样长。并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5.全班齐读。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1.指导一、二句。(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2)老师解释诗意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3)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4)学生自由练读。2.指导朗读三、四句。(1)老师解释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3)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4)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5)全班朗读。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四、播放配乐,想像诗境1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五、背诵古诗,总结全诗1.全班比赛背。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六、布置作业1默写古诗。2画画你心中小池的样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小池》教学设计-(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