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坐井观天一、设计理念:(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情境教学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把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契机,从而带动语言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因此,在巩固识字上,采用“寻宝历险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中学,激发兴趣、巩固知识,增强参与的积极性。在指导写字上,注重学生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注重间架结构的观察和书写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字型书写的习惯,使每个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做到正确、端正、整洁。(二)、感悟时“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强调阅读的个性化。这对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发展创造性思维,高扬个性,完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讨论、找原因、做实验,用他们自己的独特体验去感悟。(三)、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语言因素,突出语言文字训练,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并综合运用已学过的语言文字。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本课3个生字,会写8个字。2、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3、能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4、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2、初步理解寓意。四、课前准备教师:1、《坐井观天》课件、实物投影仪。2、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3、生字词卡片。学生:1、生字词卡片。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正确书写8个字。2、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理解其意思。3、重点指导“信、沿、抬、际”的结构特点,“还”的书写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篇课文——《坐井观天》板书:13、坐井观天2、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你们读了这个题目,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观——看)3、那你还想知道什么呢?(课件出示)二、初步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你们提出的问题,特别是—谁坐在井里,看到的天是怎么样的。2、生回答(出示课件)3、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把生字宝宝圈出来,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住它的样子;看到喜欢的词语就多读几次;遇到难度的句子也多读几次,看谁把字音读得最准确。三、自学课文生字四、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带音节读生字。(出示课件)2、指名不带音节读生字。(出示课件)3、说说记忆的好办法。4、给这些生字宝宝找找朋友。板书学生说的词语五、写字1、你看,有些老朋友想让你们把它永远留住呢!瞧瞧他们是谁。指导书写(出示课件)2、仔细观察“信、沿、抬、际”四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课件)“还”是半包围结构,该怎么写呢?(先里边,后外边)(课件出示)1、写字。每个字写1个或2个。过渡语:生字宝宝会认了,也会写了,让他们藏到书中去,看看你还认不认得它们。六、再读课文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要求读正确,音读准。2、同桌互相读。3、指名读。七、小结:1、小朋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是呀,你们不仅学会了读生字宝宝,还学会写字,真了不起!祝贺你们!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下课。板书:13、坐井观天青蛙不过井口那么大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2、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教学重难点1、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2、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教学过程一、谈话1、上节课,小朋友们成功地学会了生字宝宝,我们复习一下。(出示课件)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3、学习这篇课文,你想知道什么呢?带着大家的疑问自由读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二、感知课文(一)初步感知1、请七位小朋友站起来读课文,其他小朋友仔细听,边听边想:这篇课文给你说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反馈(小鸟和青蛙争论天到底有多大。)板书小鸟青蛙?过渡: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