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乳制品样品的简单准备3.1.1鲜乳、全脂、低脂乳、脱脂乳、酪乳和乳清(其他液体样品参照进行)将样品反复从一个容器中倒入另一容器中,使样品完全混合。如果脂肪有上浮和挂壁的情况,则应将样品缓慢加热到不超过37.8℃的温度,充分混合,冷却到15~25℃后取样。3.1.2炼乳样品的准备(粘性样品参照进行)淡炼乳样品:将炼乳罐来回翻倒和振摇,打开炼乳罐,将炼乳全部移入另一带密封盖的容器中,反复多次地来回在两个容器间转移炼乳,以使脂肪和其他附着在炼乳罐壁上的样品全部从炼乳罐中转移至第二个容器中。甜炼乳样品:打开炼乳罐,用勺或刮铲搅动使样品完全混合。搅动时要上下螺旋方向搅动,以使顶层、壁上的炼乳及底层容器角上的炼乳都动起来,与其他炼乳混合好。将样品从罐中全部转移至另一带密封盖的较大容器中,加盖待用。3.1.3稀奶油和奶油样品的准备这样的样品在测定前应在0~4℃保存。将样品的温度调节到30~40℃,必要时,要使用水浴锅。缓慢翻转、振晃样品,样品粘稠时要使用刮铲,使样品完全混合。迅速冷却样品,使其湿度降至20℃。3.1.4粉类样品的准备将样品在容器内来回番和摇混。必要时,将所有样品全部移入一密封容顺内充分混合后再取样品分析。3.1.5硬质干酪样品的准备将采取的小块干酪样品充分混合,用牛角勺取30~40g于研钵中,轻轻研碎,备分析用3.1.6冰淇淋样品的准备将样品置于室温下的称量瓶中,充分搅拌混匀,但用力不要过大,以免溅出。盖好盖子。如果样品很稠厚,可用水浴器皿加温至30~40℃,以促进混合,然后将样品冷却至室温。也可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在微波炉内快速解冻,待温度接近室温时,从微波炉中取出样品,称样分析。3.1.7干酪素样品的准备将样品来回翻转和振摇,使其充分混合。取约50g干酪素样品过直径200mm,孔径500m的筛子。如果颗粒太大,通过的极少,应将样品在密封的情况下研磨。将筛过的样品混合均匀,置于密封容器内待分析用。[说明]本参照下列标准编写:IDF50B:1985乳和乳制品-取样方法SB/T10011-92冷却饮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3.2水分、全乳固体(总干物质或总固体)和非脂干物质的测定水分乳和乳制品中主要成分之一,可分为作为分散介质的游离水、机械结合水和化学结合水。机械结合水是由分子间力形成的吸附在蛋白质、磷脂、脂肪球膜上的水及充满在毛细管或巨大孔隙中的毛细管水。化学结合水是乳溏等物质中的结晶水。这种水以配价键与化学物质结合,其结合力比吸附水的分子与物质分子间引力大得多,很难用蒸发的方法分离除去。表一列举了乳和主主乳制品中水分值的范围和平均值。水分是一种无机物,本身没有营养价值,但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帮助消化,调节体温,输送营养物质,排泄废物,为体内各种生化反应提供价质和润滑机体活动部分等。[定义和关系]水分:用下列方法测得的,以质量分数表示的失去的样品重量。全乳固体:用下列方法测得的.以质量分数表示的剩余的纯乳制品样品的质量(如果是纯乳制品,则全乳固体等于总固体)。总固体:根据本方法测得的、以质量分数表示的加热过程后剩余的样品量。非脂总固体=总固体-脂肪(以下各含量均以质量分数表示)对于纯乳制品,全乳固体=总固体=100-水分对于非纯乳制品:总固体=100-水分3.2.1液体乳,酸奶,炼乳,稀奶油和干酪中水分的测定[仪器设备]1.分析天平。2.干燥器:内装有效干燥剂。3.烘箱:通风式,可钭箱内工作空间的湿度和恒温控制在100±2℃。4.沸水浴5.平底皿盒:高20~25mm,直径50~70mm的带盖不锈钢或铝甲盒,或玻璃称量皿。26.短玻璃棒:和于皿盒的直径,可斜放在皿盒内,不影响盖盖。7石英砂或海砂:可通过500μm孔径的筛子,通不过180μm孔径的筛子,并通过下列适用性测试:(1)将约20g的海砂同短玻棒一起放于一皿盒中,然后敞盖在100±2℃的烘箱中至少烘2h。把皿盒盖盖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准至0.1mg。(2)用5ml水将海砂润湿,用短玻棒混合海砂和水,将它们再次放入烘箱烘4h。把皿盒盖盖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准至0.1mg。,两次称量的差不应超过0.5mg。如果两次称量的质量差超过了0.5mg,则需对海砂进行下面的处理后,才能使用:让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