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质量守恒定律”竞赛辅导题一、选择题1.某物质在9.6克氧气中恰好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克,水的质量为5.4克,则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一定只含碳、氢元素B.该物质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C.该物质中一定含碳、氢、氧元素D.无法确定该物质中的元素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中甲与丙的质量比为10:8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主要操作A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加热沸腾,水蒸气冷凝B区别化纤与羊毛面料分别取样点燃,闻气味C除去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气体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中D探究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A.AB.BC.CD.D4.现有某锌铝合金(Zn-Al)样品8.3g,将其放入200g稀硫酸中,经测定恰好完全反应,蒸发结晶,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27.5g,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6.26%B.9.8%C.19.6%D.22.6%5.下列实验能用下图表示的是()A.向稀盐酸中加入镁条B.向一杯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C.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向过氧化M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6.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4031015反应t时刻的质量/g2319a反应后的质量/gxy2831A.该反应可能是通电分解水B.x+y=9,a=23C.甲一定是化合物D.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7.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那么对该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不合理的是A.H2、COB.CO、CH4C.H2、CH4D.CO2、CH48.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共涉及四种物质D.此反应没有单质生成9.关于下列坐标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乙表示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丙表示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D.丁表示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10.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分解生成CaO和CO2。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充分煅烧(假设杂质质量不变),某变量y随时间x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A.生成CO2的体积B.生成CaO的质量C.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11.在一硬质玻璃管中盛放着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固体,通入足量一氧化碳气体后,加热至充分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溶液增重13.2g,则原固体物质质量减少()A.16gB.4.8gC.9.6gD.11.2g12.乙醇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a的值为2.6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不一定含有碳元素D.X一定不含氮元素13.把含镁元素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投入足量且等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MgCl2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MgB.MgOC.Mg(OH)2D.MgCO314.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由此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M不稳定B.M是化合物C.M中含有水D.M由四种元素组成1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甲、丙的待测值为多少,甲、丙一定都是反应物B.如果丙的待测值为0,则只有乙、丁是生成物C.如果丙的待测值为10,则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如果甲的待测值为0,则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2:5二、填空题16.(1)下列氮肥含氮量由高到低是排列顺序是:________(用序号表示).常见氮肥①NH4NO3②NH4HCO3③CO(NH2)2相对分子质量807960(2)治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