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七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一位唐朝时的读书人从余杭(今杭州)经大运河进都城赶考,不可能经过下列哪段运河?A.永济渠B.江南河C.邗沟D.通济渠2.隋唐时期,一青年善于骑射,后来参加武举考试金榜题名,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在A.隋文帝时期B.武则天时期C.隋炀帝时期D.唐太宗时期3.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唐政府与少数民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应取材于A.谴唐使的到来B.鉴真东渡日本C.文成公主入藏D.玄奘西游天竺取经4.隋朝虽然短暂,但出现了许多世界之最,错误的是A.开凿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B.创立的科举制被英国百科全书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C.李春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D.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5.2010年6月“松赞干布出生地纪念馆”开馆迎接游客,他被纪念的主要原因是A.娶了文成公主为妻子B.曾做过藏族的赞普C.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D.是藏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6.以下最能反映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鉴真东渡日本B.文成公主入吐蕃C.遣唐使的到来D.玄奘西游天竺7.2008年12月6日,《百家讲坛》主讲人孟宪实副教授做客《扬州讲坛》,主讲“唐太宗的治国艺术”。下列史实中,不可能出现在他的讲坛中的是A.唐太宗居安思危,以民为本B.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C.唐太宗重视人才,开创科举D.唐太宗合并州县,革除弊政8.隋唐时期的基本历史特征是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9.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不识干戈。”这最能说明澶渊之盟:A.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B.促使了宋、辽人口急剧增长C.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D.维持了宋、辽长久的和平10.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A.契丹统治者B.女真统治者C.蒙古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11.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12.下面是唐朝到元朝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④③②1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奠定基础---开始南移---最终完成”的过程,与之对应的时期正确的是A.秦朝---东晋南朝---南宋B东晋南朝---隋朝---北宋C.三国---唐朝中后期---明朝D东晋南朝---唐朝中后期---南宋14.我们今天的传统节日,哪些在宋朝就有①春节②元宵节③五一节④端午节⑤中秋节⑥国庆节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④⑤⑥15.下列历史事实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东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史记》B.唐太宗阅读《资治通鉴》寻求治国方略C.宋代老百姓经常吃玉米和甘薯D.元朝军队用火炮攻打南宋临安城16.两宋时期绘画艺术的特色是A.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大量出现B.水墨写意花鸟画推陈出新C.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日益增多D.宗教画的生活气息浓厚17.下列关于古代戏剧文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关汉卿是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B.明朝后期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C.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初步形成了新剧种----京剧D.李清照的剧本,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显得格外清新自然18.下列人物、族名和政权名称搭配错误的是A.阿保机---契丹---契丹国(辽)B.元昊---党项---西夏C.阿骨打---女真---金D.成吉思汗---蒙古---元19.“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我国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表现,最早出现在A.南宋时期B.明朝中期C.明朝后期D.清朝前期20.《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2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大型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历史上为解决南粮北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是在A.隋朝B.宋朝C.元朝D.唐朝22.下列一组图片共同反映的宋代主题是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