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内能、热机考点一、分子动理论一、分子热运动:因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温度越,分子热运动越剧烈。二、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相互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2)生活举例:“墙角放煤,日久变黑”、“酒香不怕巷子深”(3)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分子间有。(4)影响因素:扩散现象与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三、分子动理论: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和力。例一:(2016·安徽)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表面层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变式1】(2015·安徽)挖开多年堆煤的地面,会看到地面下一定深度的土层带有黑色.这一现象表面煤的分子在不停地,扩散到地面的土层中了.【变式2】(2014·安徽)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作出合理地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从而蒸发越快.【变式3】(2013·安徽)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的意思是,从花的芳香气味变浓可以知道周围的气温突然升高.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温度越高,.考点二、内能一、内能及其改变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热运动的与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决定因素:(1)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温度降低,内能。(2)质量:在温度相通、状态相通的情况下,质量大的物体,内能大。(3)物体的内能与其材料和状态也有关。3、改变方式:改变方式热传递做功实质内能的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生活举例晒太阳、烧水做饭钻木取火、摩擦生热补充说明热传递条件:物体间存在。规律: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温度;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温度,直到两物体温度相等为止。做功的两种情况:一是外界对物体的做功,物体内能,其他形式能转化为;二是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二、热量(1)概念: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用Q表示。(2)单位:(符号:)例二:(2016·安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变式1】(2012·安徽)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变式2】(2015·营口)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60℃的水比30℃的水所含有的热量多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0℃的水内能为零考点三、比热容一、实验1、实验装置:相同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秒表2、实验设计:比较水和沙子吸热能力的方法:(1)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多少;(2)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多少。3、探究方法:实验时应控制水和沙子的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或洗手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4、得出结论:(1)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说明水的吸热能力;(2)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质量多少、升高的温度有关二、比热容1、物理意义:比热容是描述物质吸热本领的物理量2、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与它的和升高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3、公式c=4、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5、水的比热容及意义:水的比热容是,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6、水的比热容的应用:制冷剂、取暖、调节气候例三:(2012·安徽)某汽车的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散热器中水的质量为5kg,水的温度升高10℃时吸收的热量是J.[水的比热容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