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季学期九年级_九_月物理定时练习题(满分100分,80分钟完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固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C.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运动D.气体、液体和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2.气体、液体和固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固体、液体、气体B.气体、液体、固体C.气体、固体、液体D.液体、固体、气体3.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蒙蒙细雨从空中降下B.扫地时,灰尘四起C.炒菜时,满屋飘香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4.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A.分子太多,无法控制B.分子间没有间隙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D.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5.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能与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6.下列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了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去一半B.一块铁加工成一根铁棒C.水凝结成冰D.铁块温度升高7.如图1所示为内燃机工作时的某冲程的示意图,该冲程是图1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8.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A.2:9B.9:2C.1:2D.2:19.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就暖和了B.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C.在烈日下柏油路面被熔化了D.刀在高速旋转的砂轮下摩擦溅出火花10.双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做燃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其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就越多B.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其发动机的效率可达100%C.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D.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对环境污染较大11.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热机的效率一定高B.热机的功率大,热机的效率一定高C.热机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燃料越少,热机的效率一定高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2.我们知道,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旋转两转做一次功。那它的转速为1200r/min,则柴油机1s内A.完成20个冲程,做20次功B.完成40个冲程,做40次功C.完成40次冲程,做10次功D.完成20个冲程,做10次功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4分)二、填空题(前面十个空,每空1分;后面五个空,每空2分共20分)13.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着和。1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热运动时具有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15.我们每天生火做饭,这是利用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冬天天气很冷时,我们用搓手的方法,使手的温度升高,这是用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16.柴油机和汽油机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柴油机汽缸顶部有,汽油机汽缸顶部有。它们在工作过程中都有相同的个冲程。17.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的物体其比热容一般不同。沙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其表示的物理含义是:。18.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千克的水温度从20℃上升到50℃时,它需要吸收的热量是。19.按工作顺序写出内燃机四个冲程的名称。20.将相同的两滴红墨水,分别滴入温度不同的两杯水中,发现它们在温度高的水中消失得快。这是因为。(用分子动理论解释)21.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不大,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22.如图2甲,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块紧紧挤压在一起,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试在图2甲中作出两铅块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示意图。23.如图2乙,用弹簧测力计将玻璃拉离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明显变化。试在图2乙中作出弹簧测力计受到向下拉力的示意图。图2图324.如图3所示,是内燃机四大冲程中的一个冲程。试在图中画出活塞受力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25.如图4所示,在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同时分别小心地滴入两滴墨水,不要搅动杯子中的水,观察到的现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