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4—16课)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答案栏内。)1.俄国历史上使社会性质发生重大转变的是A.彼得一世改革B.1861年改革C.明治维新D.大化改新2.俄国1861年改革的最根本的目的是A.巩固阶级统治,缓和阶级矛盾B.扩大政权基础C.发展资本主义D.消灭本国农奴制度3.1861年改革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A.伊凡四世B.彼得大帝C.亚历山大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4.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掠夺5.“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的这句话反映了A.英国圈地运动中出现的“羊吃人”的悲剧B.美国内战后解放的黑人奴隶的处境C.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D.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5.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李潞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俄国1861年改革。你认为她的表述哪一项不正确A.改革的目的是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6.俄国1861年改革没有改变A.封建生产关系B.俄国社会性质C.农奴的法律地位D.沙皇的专制统治7.美国内战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A.它维护了国家统一B.满足了人民对西部土地的需求C.消除了种族歧视D.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8.下列有关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前者以争取国家独立为目标,后者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旗帜B.都是由当时的美国总统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C.战争的爆发都与英国的殖民统治有关D.战后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9.在美国内战前,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矛盾的焦点是A.是降低还是提高关税B.是保留还是废除奴隶制C.是扩大还是限制工业品出口D.在新扩张的土地上建蓄奴州还是自由州10.美国内战的导火线是A.南方11个州宣布脱离联邦B.林肯当选总统C.南方军队挑起内战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11.“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这是林肯的一次演说。这说明当时的林肯主张A.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B.维护国家统一C.尽快废除奴隶制,实现真正的自由D.坚定地打击南方奴隶制度12.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肯A.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B.满足了农民要求土地的愿望C.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D.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13.美国政府发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所起的直接作用是A.废除奴隶制B.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障碍C.维护国家统一D.发动群众力量扭转战局14.首先敲开日本闭关锁国的西方列强是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15.在日本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放弃排斥外国影响的做法,转而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并组织倒幕力量的是A.新兴地主B.部分大名C.商人D.中下级武士16.使日本从一个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幕府掌权B.武装倒幕C.迁都东京D.明治维新17.明治维新改革土地制度,允许买卖土地,对下列哪一阶层最有利A.广大农民B.高利贷商人C.中下级武士D.新兴地主18.日本明治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藩置县B.允许土地买卖C.文明开化D.发展近代工业19.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A.废藩置县B.努力发展教育C.文明开化D.发展近代工业20.日本明治维新的最主要作用是A.改变了日本闭关锁国的政策B.使日本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国家C.加强了日本政府的中央集权D.使日本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残余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经一一地做到了。”请回答:(1)材料中谈到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2)亚历山大二世的这番话说明了什么问题?他的这种思想带来了什么后果?22.阅读下列材料:他出身贫寒,但靠自己的奋斗成为美国总统。他是为白人资本家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