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滨江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独立作业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60分)(注意:请在答题卷上答题,答在试卷上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日常生活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石蜡熔化C.食物变质D.酒精挥发2.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A.烧杯B.集气瓶C.试管D.量筒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态空气B.石灰水C.双氧水完全分解后剩余的液体D.铜绿4.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用干冰作制冷剂B.用二氧化碳作灭火剂C.医疗上用氧气抢救病人D.用氢气填充气球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氧化镁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ABCD7.将O2、CO2和空气三种气体区分开来的最简单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D.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8.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食品包装袋里充满氮气防腐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9.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A.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立即用清水洗干净并放回滴瓶中B.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中移出导管C.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D.过滤时,漏斗中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10.下列变化中,与缓慢氧化无关的是A.煤油燃烧B.苹果腐烂C.呼吸作用D.铁钉生锈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两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1.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C.排水法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1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证明空气中氧气的质量约占20%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稍过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13.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A.制取O2时,始终收集不到O2﹣﹣﹣﹣﹣﹣﹣装置漏气B.量筒量取液体时,所得液体实际值偏小﹣﹣﹣﹣﹣﹣﹣﹣﹣俯视读数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可能是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用来检验氧气是否收满B.石蜡燃烧的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C.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可选用硫粉D.催化剂增大了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15.鉴别实验室的下列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待鉴别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澄清石灰水和食盐水通二氧化碳蒸发B二氧化碳和氮气澄清石灰水燃着的木条C铁丝和铜丝观察颜色用磁铁吸引D食盐和白糖灼烧尝味道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6.(4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⑴空气中含量第二的气体⑵钙元素⑶二氧化硫⑷干冰是由元素组成17.(4分)有①蒸发皿、②烧杯、③胶头滴管、④试管、⑤酒精灯、⑥漏斗、⑦铁架台、⑧量筒、⑨玻璃棒、⑩托盘天平等仪器。用相应的序号填空:⑴量取8mL的水用;⑵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⑶取用一定质量的固体药品用;⑷蒸发操作所需的仪器是。18.(8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⑴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做该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预先装,目的是。⑵检验CO2气体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⑶一种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剧烈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