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问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哪三类?3、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固体、液体、气体340m/s4、什么是回声?为什么女高音能振破杯子而我们的声音不能?思考思考你听到的声音有何不同?动手试一试:怎么改变尺子发声的音调?阅读教材32—33页,回答问题:•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4.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例:蝴蝶翅膀每秒钟振动约5次,则蝴蝶发声的频率是。频率:表示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5Hz例:蚊子翅膀每秒钟振动约500次,则蚊子发声的频率是。500Hz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演示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这是我叫的声波图这是我叫的声波图音调高表现为声音尖细;如蚊子的叫声音调低表现为声音低沉。如牛的叫声频率声音20Hz20000Hz次声波超声波声20HZ20000HZ人的听觉范围次声波超声波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赫兹,符号:Hz2.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赫兹~20000赫兹(其中最敏感的频率是3000赫兹;老年人的听觉会衰退;20赫兹是听觉下限~20000赫兹是听觉上限)3.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次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这两种声,人是听不到的)一只蜜蜂从你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提示: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小于10HZ,而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为500——600HZ。下面两个图,哪个图中的小球振动的幅度大?提出问题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俗称:音量思考:小球在实验中的作用?该实验还能说明说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由此可见: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的远近有关。结论名词解释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各种乐器的声波波形图音叉钢琴长笛巩固练习1.“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2.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先快些,后慢些,划得快时,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有关。3.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是指男同学声音的_____低,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带_________的缘故。音调高振动频率响度响度振动幅度小含义决定因素听感表现相关问题音调声音的高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音调高:清脆、尖细音调低:粗犷、低沉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人听觉频率:20Hz~20000Hz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响度大:震耳欲聋响度小:轻声耳语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还与距离的远近有关。音色声音的特色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分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重要特征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小结5.“响鼓需要重锤敲”.请你从物理学角度解释这句话的含义。6.利用超声波可测海洋的深度,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船上发出信号5秒钟后在海面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底的深度是多少?4.人们凭听觉可判断声源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靠骨传导判断的B.靠声源的音调判断C.靠双耳效应判断的D.靠声源的响度判断的C•1.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5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行驶速度?(已知当时气温是15℃)•2.远处开来一列火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要早3s,求火车离人多远?(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提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