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原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动画的起源和发展。2.了解动画的分类和原理。3.体验神奇的动画效果。4.激发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动画的原理。2.教学难点:探究动画形成的原理。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一系列的静态图片在ACDSee中以不同速度放映的活动,让学生探究动画形成的原理。教学准备:动画原理与发展.ppt,《视觉残留与动画》视频,《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断,《喜羊羊与灰太狼》截图。教学过程:一、导入:《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断及《喜羊羊与灰太狼》截图在ACDSee中以快速放映的活动二、动画的起源与发展1.发送学习资料:动画原理与发展.ppt。2.引导学生打开并阅读学习资料。3.请学生说一说动画起源于什么?4.结论:动画起源于人类用绘画记录和表现运动的愿望,随着人类对运动的逐步了解及技术的发展,这种愿望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动画的发展是由早期传统的将手绘图片拍成胶片并播放形成动画到现在的使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创作动画。三、动画的原理与分类1.播放影片《视觉残留与动画》,引导学生思考:(1)动画是根据什么原理形成的?(2)从空间的视觉效果将动画分为哪几类?(3)影片最后看到的灯笼是在旋转吗?为什么?2.结合影片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讨论前面提出的问题。3.请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交流的结果。4.结论:动画从空间视觉效果上看的分类有二维动画(平面动画)和三维动画(立体动画)。动画的原理是根据人的视觉暂留的现象而形成的。四、探究动画原理1.动画原理:人的眼睛看到的影像会暂留大约0.1秒,即实际图像消失之后,其影像还会暂时停留在眼前,这是人的视觉暂留原理。利用这一原理,在一幅画的影像还没有消失前,播放出下一幅画的影像,就会给人造成一种的视觉变化效果,这就是动画形成的原理。2.引导学生欣赏动画作品:动画片断《喜羊羊与灰太狼》和“喜羊羊与灰太狼”截图文件夹,仔细欣赏。3.出示动画原理的探究任务:用ACDSee软件感受动画原理。(1)打开ACDSee软件,选择“喜羊羊与灰太狼”截图文件夹,连续点击“下一张”按钮,播放连续静态图片的动画效果。(2)连续点击“上一张”按钮,播放连续静态图片的动画效果。(3)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点击“下一张”或“上一张”按钮,感受不同速率播放连续静态图片的动画效果。4.引导学生开展动画原理的探究任务,并引导他们在小组里互相观赏操作成果。巡视指导,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并及时表扬与鼓励。五、自主探究,进一步感受动画原理1.引导学生想一想并说一说:还可以通过什么活动来体验动画的原理?(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或学过的软件来引导思考。)2.出示分层任务:提供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截图,使用PowerPoint软件来完成连续播放的动画效果。基础任务:(1)将图片按顺序插入PPT文档中。(2)手动放映PPT文档,感受播放效果。提高任务:(1)将图片按顺序插入PPT文档中,并调整图片位置一致。(2)设计每一张幻灯片放映的时间,放映PPT文档,感受播放效果。(3)将每一张幻灯片放映的时间缩为0.001秒,再次放映PPT文档,感受不同速率播放效果。提示: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直接选择完成全部任务;也可先完成基础任务,再继续完成提高任务。3.引导学生使用PowerPoint软件创作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巡视指导,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并及时表扬与鼓励。4.与学生交流活动心得和成果,了解完成任务的情况,对活动过程及成果进行适当点评。5.引导学生说一说制作动画的软件有哪些?举例说明。6.小结:根据学生说的情况,进行小结。同时简单说明GIF动画与Flash动画制作软件。六、总结1.了解学生学习情况。2.总结梳理本课所学,通报学生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