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复习题红果街道沙陀小学李启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6.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7.小学语文课和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言的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8.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9.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10.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11.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的话,写(想象中的)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12.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篇)次。13.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逗号)与(顿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14.新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15.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16.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17.培养创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1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19.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20.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21.五至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22.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23.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24.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5.(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26.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27.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