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思考教学随笔: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思考原创:王君杰陕西省梁斌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2019年4月23日在世界读书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极其有幸的参加了陕西师范大学金泰假日花城小学举办的“阅读经典,浸润心灵”整本书阅读观摩研讨活动。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场精神盛宴,为我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方向。2017年开始一系列语文改革、高考改革政策的放出,让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说法不再是一句口号。从近年各地高考出题趋势来看,“大语文”概念非常突出,课外拓展内容增多,重视传统文化积累,对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思维思辨能力要求提升,这一变革点醒了很多梦中人。阅读不是一日之功,从低年级抓起是所有人的共识。在我从事语文教学的这六年时间里,我深知阅读的重要性,无论带哪个年级我都在尝试慢慢推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在教室,我精心的布置书架,挑选图书角的书籍,教室里的地板总是干净的可以看到倒影,就是为了能让孩子们在想阅读的时候就能席地而坐;晚上为了督促孩子们读书我会让班里的同学在群里阅读打卡。有的孩子的确做得很好,五年级时已将四大名着读过多遍,里面的故事可以倒背如流,而有的孩子连兴趣都提不起来,阅读对他们来说是在完成作业,我的这场在班里组织的推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失败的,直到今天听了陕师大金泰假日花城小学两位老师展示的两节群文阅读课《孙悟空的成长启示》、《我心目中的曹操》后,我才意识到我失败的原因,我缺少的是整本书阅读这种大语文观!为此后来后,我做了很多的功课,和各位老师一起分享所得。一、整本阅读的概念2017年12月15日,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整本书阅读”论坛上,王本华在《让名着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讲座上说,相对于“整本书阅读”这样的概念,她更喜欢“名着阅读”这个概念。2017年12月16日,王栋生老师在此次论坛上做了《不能忽视阅读趣味,没有自由的阅读不可能形成经验》的讲座,在会上很幽默的说:“读整本书,书店当然不会卖半本书了。”那么,王老师的意思显而易见,整本书就是指一本书,整本书阅读就是指读一本本的书。2011年7月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也做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深圳新安中学吴泓老师在《语文学习要读整本的书》一文中提出:“我们读正本的书,不是一个数量上的概念,如读一本《诗经》、一本《楚辞》、一本《红楼梦》、一本《边城》或者一本《老人与海》和一本《到灯塔去》;也不是一个随性随意、缺少指导的过程式的概念,如像过去前辈学人说的“偷空看《三国演义》(叶圣陶语)等一本或者几十本‘闲书'”吴泓老师认为“我们读整本的书,是指以一部经典或者一个核心人物为中心,根据学生在一定的年龄段可能达成也应该达成的语文能力或者语文素养,整合五类以上的材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与研究,最后写出研究性文章(含写作、展示、评价、反思等环节)的这样一个过程。”,就吴泓老师看来,“整本的书阅读”,指的是读书的系统指导过程。石寅娟老师在执教的《孙悟空的成长启示》中,重点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孙悟空从石猴到齐天大圣到被压在五指山下再到斗战胜佛的大起大落一生中几个典型的故事,分析出了一个敢于斗争,坚韧不拔的,有着顽强斗志的孙悟空形象,阅读已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和经典中的人物的对话;钟飞老师在执教《我心目中的曹操》一课时通过《曹操跣足迎许攸》《官渡之战》、曹操两次屠城抵敌的故事展现了一个礼贤下士、英勇无比又暴虐弑杀的多面性的矛盾的人物形象。可以说两位老师的课堂展示和吴泓老师在《语文学习要读整本的书》一文中提出整本书阅读概念非常的契合。二、整本书阅读的价值1、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整本书阅读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自身首先应该阅读整本书,不仅要读,而且还要精读细读,运用各种方法理清该书所蕴含的教育价值,选择与我们课内单篇课文教学方法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对整本书的研读过程,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