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第三阶段作业2014/05/04——2014/05/30完成时间:请各位同学在6月8日之前完成本次作业题,并按时提交。一、名词解释:1、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非房产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不以销售为目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2、折旧、折旧政策:固定资产因使用而磨损的价值称为折旧。所谓的企业折旧政策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做出的选择。3、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等。4、流动资产:指企业全部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存货(材料、在制品、及成品)、应收帐款、有价证券、预付款等项目。以上项目皆属业务经营所必需,故流动资金有一通俗名称,称为营业周转资金。狭义的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即所谓净流动资金。依照此一定义,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除流动负债外,应另辟长期来源。净流动资金的多寡代表企业的流动地位,净流动资金越多表示净流动资产愈多,其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因而其信用地位也较高,在资金市场中筹资较容易,成本也较低5、股利:股利指股份公司按发行的股份分配给股东的利润。股息、红利亦合称为股利。股份公司通常在年终结算后,将盈利的一部分作为股息按股额分配给股东。股息,是指公司根据股东出资比例或持有的股份,按照事先确定的固定比例向股东分配的公司盈余;而红利是公司除股息之外根据公司盈利的多少向股东分配的公司盈余。显然,股息率是固定的,而红利率是不固定的,由股东会根据股息以外盈利的多少而作出决议。。6、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增长能力;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企业偿债能力,静态的讲,就是用企业资产清偿企业债务的能力;动态的讲,就是用企业资产和经营过程创造的收益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现金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六项。实务中,上市公司经常采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评价其获利能力。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分析比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7、企业并购:企业并购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8、企业清算:企业清算的含义指企业按章程规定解散以及由于破产或其他原因宣布终止经营后,对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并进行收取债权,清偿债务和分配剩余财产的经济活动。二、问答题:1、固定资产的特点有哪些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2、固定资产的营运与管理原则:(一)保证合理的资金需求营运资金的管理必须把满足正常合理的资金需求作为首要任务。(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节约资金使用成本(四)保持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3、折旧政策的财务意义:购买的固定资产并不是立即就使用完的,它是在投产后一段时间内慢慢损耗的,应该慢慢摊销到每一期间,最终记到受益的每件产品成本里去。这就是计提折旧的意义。4、无形资产的特征和分类: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