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趣味心理学课时2课时教学时间2018年10月17日教学对象17级旅游3班教学地点教室课程类型理论课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学相关的概念;2、通过本次课,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心理学,同时能够用心理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重点1.初步搭构心理学知识框架;2.了解心理学相关概念。难点1.通过本次课程,让同学们能够提起对心理学的兴趣;2.运用心理学知识,解释生活当中心理学相关概念。教学准备1.心理学图片2.小游戏道具3.多媒体PPT4.心理学小游戏5.心理学实验视频教学方法本次课通过讲授法进行心理学知识框架的搭构,同时通过一些小游戏,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相关概念。另外,通过相关心理学测试,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师:首先通过提问:1.你想象当中的心理课是什么样的?2.你认为能在心理课上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与心理学相关的名词:读心术、催眠)(三分钟小视频)师:通过这个小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的世界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世界,心理学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心理学的神奇世界,好好的认识心理学。(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架构心理学知识基本框架):(10分钟)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实际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学科都与心理学有关,人类心理活动其本身就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三)初识感知觉和认知(调动课堂气氛):(20分钟)游戏活动1:传话游戏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相信你们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游戏,游戏名字叫传话游戏。(PPT展示游戏规则)1.每组的第一个同学都会拿到一张纸条,每张纸条上都有一句话。2.第一个同学要记住纸条上的话并口述给后一位同学,此时后一位同学需要闭上眼睛。后一位同学记住这句话后再传给下一位同学。3.传话时话只能说一遍。4.最后一位同学若能完整复述整句话则为成功。5.获胜的小组全组能得到一个积分。(游戏准备三轮,依照时间的紧张程度,进行-3轮游戏。)师总结:在传话过程中,同学们需要调用自身的感知觉与语言认知能力来理解并传递出上一位同学所念的句子。与此同时,传话游戏也考验了一个团队的配合能力。若有传接中的倾听过程或时机配合不合适,都会造成游戏的失败。传话游戏就与心理学中的知觉和认知有关。其实不仅仅是传话游戏,还包括我们能够认识这个世界,感受到整个世界的美好,甚至我们感受到亲人、朋友以及爱人的感情,这些都离不开我们的感知觉以及认知。(四)知觉的恒常性(眼见一定为实吗?):(10分钟)师:你们说眼见一定为实吗?生答:不一定(邀请几位同学举出眼见不一定为实的实例);一定(邀请几位同学说明为什么眼见一定为实)。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图片。(图片:两个黑球比大小;图片:两根线段比长短;图片:图中有哪些平行线?)(每一张图片,老师都需要停一下,请学生进行比较的同时,让他们阐述理由。师总结:知觉恒常性是指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的客观条件改变而保持其知觉映象的过程。它简称为“知觉常性”是知觉的基本特性之一。表现为知觉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如一台挂在墙上的钟,在0.5—10米的距离内,不论我们从正面、侧面或上面看,尽管在视网膜上的像是不同的,但我们总把它感知为圆形。周围的世界在不停的变化,他向我们的知觉系统输送的刺激信息也在不停的改变。我们看到的事物有时离我们近,有时离我们远;有时在我们正前方,有时在我们两侧;有时在阳光下,有时又处于阴影中。在这种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知觉恒常性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对事物的正确知觉。但同时因为知觉恒常性的存在,我们的眼睛也时常会欺骗我们,所以说眼见不一定为实。(五)知觉的选择性(横看成岭侧成峰):(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