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实验二活性污泥生物相及藻类形态观察实验二活性污泥生物相及藻类形态观察实验三微生物的染色实验三微生物的染色实验四微生物细胞数的计数实验四微生物细胞数的计数实验五活性污泥不同微生物种群的分离培养实验五活性污泥不同微生物种群的分离培养与鉴别与鉴别1-1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一一..目的目的1.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学习显微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保养。(高、低倍镜的使用)镜的使用方法和保养。(高、低倍镜的使用)2.2.观察蓝细菌、霉菌、酵母菌、放线菌的观察蓝细菌、霉菌、酵母菌、放线菌的个体形态,学会生物图的绘制。个体形态,学会生物图的绘制。二二..实验器材实验器材1.1.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2.2.示范片:颤藻、曲霉、青霉、酵母菌、示范片:颤藻、曲霉、青霉、酵母菌、放线菌。放线菌。1-2三三..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一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1.1.构造构造机械部分机械部分::镜筒镜筒((双筒,两筒间距离可调,上装有目镜)双筒,两筒间距离可调,上装有目镜)转换器转换器((33孔,装有物镜)孔,装有物镜)载物台载物台(中央圆孔、弹簧夹、移动(中央圆孔、弹簧夹、移动器)器)调节器调节器(粗调、细调)(粗调、细调)镜臂镜臂(支撑作用)(支撑作用)镜座镜座(上有光源,亮度可调)(上有光源,亮度可调)光学部分:目镜光学部分:目镜((10×10×、、16×16×))物镜物镜(低倍镜(低倍镜10×10×、高倍镜、高倍镜40×40×、、油镜油镜100×100×))聚光器聚光器(内有光圈调节)(内有光圈调节)光源光源(光量可调)(光量可调)1-3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物镜上的标识:1.25(0.65、0.25)100(40、10)160/0.17↓↓↓↓数值孔径放大倍数镜筒长盖玻片厚度数值孔径:N.A.=n﹒sinα/2n—玻片和物镜之间的折射率。α—光线最大射入角。分辨率(最大可分辨距离)=λ/N.A.λ—波长1-42.显微镜的使用低倍镜的使用(1)双手取出显微镜置于实验台上,接上电源,打开开关,调节合适光量。(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移至正下方。调节两目镜镜筒间的距离。(3)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夹住,移动观察对象于圆孔正中。(4)侧视物镜,转动粗调将载物台上移,至载玻片距物镜头约5mm时停止。(5)双眼向目镜里观察,同时旋转粗调节器使载物台缓慢下移,若标本显出但不清晰,可用细调节器调至清晰。若粗调旋转太快,超过焦点没有看到标本,则必须重复(4)、(5)步骤。不能在眼睛观察目镜的同时旋转粗调,以防物镜与载玻片相碰撞,造成损坏。1-5高倍镜的使用在用低倍镜找到观察目标后,若需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将其移到视野中央。用转换器将高倍镜移到镜筒下方,将光量调大一点。若标本不清晰,用细调上下转动使之清晰。(此时不再动粗调)3.显微镜的维护(1)将载物台降至最低,取下标本片。(2)将光量调至最小,关上电源。(3)用镜头纸先檫目镜、物镜,再擦显微镜其它部分。(4)将显微镜放入镜箱,还原。1-6(二)微生物形态的观察1.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颤藻、曲霉、青霉、酵母菌、放线菌、星藻示范片。2.画出微生物形态图,并标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颤藻2-1实验二活性污泥生物相的观察一一..目的目的1.1.学习测量微生物大小。学习测量微生物大小。2.2.学习用压滴法制作标本片。学习用压滴法制作标本片。3.3.观察几种原、后生动物,菌胶团及藻类个体形态。观察几种原、后生动物,菌胶团及藻类个体形态。二二..实验器材实验器材1.1.活性污泥混合液。活性污泥混合液。2.2.单胞藻、新月藻、草履虫等示范片。单胞藻、新月藻、草履虫等示范片。3.3.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4.4.目测微尺、物测微尺。目测微尺、物测微尺。2-2三.实验内容1.1.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测定(1)(1)标定目镜测微尺标定目镜测微尺装在目镜上的目测微尺中央刻有等分为装在目镜上的目测微尺中央刻有等分为110000格或更多格的标尺,使用前要用物测微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