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运用与控制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杨忠颇内容前言新能源动力汽车的发展概述一、组合高压电池结构与管理监控二、车用电力驱动电机(发电机)结构与控制三、HV混合动力车驱动管理控制装置四、电力转换驱动控制系统装置与连接性能的检测五、新能源电动车使用缺点与安全小结前言不断增加的燃烧热能需求与排放,赖以生存的环境空气不断的遭受污染,石油能源有限储量面临不断的减少短缺,人类正主动的迎接这一历史性的严峻挑战。为使我们的天空变蓝,人与地球生态资源的和谐共处,开发清洁、高效、智能化的新能源,取代现在正在使用的内燃机热力的车辆,是该时期的迫切需要;发展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电动化的电力车辆,是该时期汽车动力的转型,主要体现了电动机、电力控制、电瓶技术在车辆上可靠的安全性——新能源车的特点主要体现了汽车电力驱动的运用(高压)。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电力结构原理与控制技术特点,掌握安全操作规范,对养护、维修、诊断现代新能源电动车,是现代修理技能的必修课。新能源动力汽车的发展概述现热力驱动的内燃机因能源与严厉的环保法规约束下已不适应需求,将会被新能源电动车所取代。目前作为热力转型时期的新能源电动动车,不管是运用燃料电池还是纯电驱动,在技术上都存在着难以大面积推广的弊端,汽车要完全进入“纯电能时代”,必须要有过渡技术---混动力汽车,才是目前相对容易推广新能源与环保解决的最终方案之一。电力驱动车的发展,在动力总体结构上,最终完全淘汰热力发动机和变速器,其电力驱动结构的方式几乎不大。国家“863计划”2001新能源车发展框架注意:低速电瓶车、双燃料车(含天然气、生物柴油、乙醇、甲醇等)均不属于新能源技术新能源车的架构油电混合俗称--混合动力电电混合俗称--电动汽车并联式、串联式、混联式弱混、中混、重混非插电式、插电式燃料电池技术+动力电池电池组动力电池技术超级电容技术+动力电池新能源车运用的技术结构特征主要特征是:在原有的动力结构上:运用了高压电源,控制电机、加入了电力驱动的车辆(减少或取代热力燃油消耗与排放污染的热力驱动装置)。1、混合动力驱动用两个以上能源动力驱动的车辆、主要体现在原燃油内燃机热力经变速器输出驱动的基础上,改造增添了高压电力电机驱动。2、燃料电池驱动主要以氢与氧能源在特定的装置设备内、电解产生电力能量,控制高压电机驱动的车辆。3、纯电力驱动直接由高压蓄电池供电,经变频器电机控制单元、控制电机起动运转,淘汰了热力发动机,变速器装置,只靠高压电力驱动的车辆。(三种驱动形式称为三纵、高压电三装置管理控制驱动的形式又称三横)。4、高压电装置特征直流高压电池输出与变频器连接到电机的导线路,都是高压导线,绝缘性很高,均以橙色表示,在养护、维修时有风险,应规范注意安全防护,断电10分钟后才能进行操作!纯电动车的电力驱动系统整体布置结构纯电动汽车产品结构简述一、产品结构特点S11电动车系统框图驱动方式:前置前驱动力总成:减速器(速比9.035)+6kw永磁同步电机能量路径:①高压:车载充电器→动力电池(Batt)→三项电机控制器(Inverter)→高压电机②低压:动力电池→DCDC→低压电器系统前舱动力电池驱动力管理控制MCU高压线束总成DCDC转换前舱车身电器小电池预充电接线盒后底板下动力电池后舱动力电池充电器高压电机驱动总成纯电动汽车元件布置结构图二、产品总布置典型EV纯电动汽车结构与控制原理图外部充电点火开关唤醒燃料电池电动车燃料电池工作原理虽然燃料电池名字里面有“燃料”字样,同时氢气也能够跟氧气在一起剧烈燃烧,但在燃料电池却不是利用燃烧来获取能量,而是利用氢气跟氧气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电荷转移来形成电流的。最关键的技术就是利用特殊的“电解质薄膜”将氢气原子拆分,整个过程可以理解成蚊子无法穿过纱窗,但是更小的灰尘却可以….电解质薄膜也是燃料电池领域最难被攻克的技术壁垒。混合动力车作为“准绿色汽车”,保留内燃机与一定的热力特性和先进控制电机电力系统特性驱动的相结合,可以大幅度降低油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内燃机汽车转向电动汽车之前的过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