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煤矿工人下井须知VIP免费

煤矿工人下井须知_第1页
1/40
煤矿工人下井须知_第2页
2/40
煤矿工人下井须知_第3页
3/40
煤矿工人下井须知宋文超目录第一节安全心理知识第二节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第三节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第四节下井须知第一节安全心理知识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祸根,结出苦果自己吞。”无所谓心理:“耍大胆,盲目干,事故早晚要出现。”逆反心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懒惰心理:“简化作业省一步,影响安全万里路。”麻痹心理:“麻痹事故来,警惕安全在。”急躁心理:“宁绕百丈远,不走一步险。”尾巴心理:“学习好人作模范,跟着坏人当坏蛋。”第二节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S第三节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一、入井前要穿戴好工作服、胶靴、毛巾和矿工帽,系好鞋带。(1)工作服因为井下潮湿,风流速度大、温度低,而且有大量矿尘,所以,在作业是要穿坚固、保暖的工作服。注意穿戴整齐利索,袖口扎好,防止转动的机器缠绞。单不能穿化纤衣服,因为化纤衣服容易产生静电,静电火花可能引起瓦斯、煤尘或电雷管意外爆炸。如果工作地点有淋水或使用湿式钻眼和洒水防尘,还要穿好雨衣,防止因淋湿而感冒生病。(2)胶靴作业现场泥水较多,有时还要站在泥水中操作,所以必须穿胶靴。同时,穿胶靴还防止人体触电。(3)毛巾脖子上最好围着一条毛巾,防止煤(矸)碎块或矿尘掉入衣服里面,又可擦汗。同时,在发生灾害事故时,可以用毛巾沾水捂住鼻口进行自救互救。(4)矿工帽因为井下空间较小,容易碰头,顶板的碎矸经常掉下砸头,所以要戴好矿工帽。同时,注意矿工帽里面的衬垫带要合格,戴矿工帽时要系好帽带。(5)腰带腰带可以系自救器、矿灯盒和随身携带的小件物品。腰带要系在工作服最外面,以使工作服利索。二、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如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和火灾时,工人应及时戴好自救器,有组织地按预定避灾路线撤出灾区。不佩戴自救器或不会使用自救器的工人一律不准下井。三、必须随身携带矿灯(1)、矿灯作用矿灯是矿工的眼睛。新型矿灯还兼有瓦斯检测和报警功能。在发生危险时作为应急信号,如晃灯停车。再紧急避险时还可传递呼救信号。同时,矿灯还可以作为清点上、下井人数的依据之一。所以,工人下井前必须随身携带矿灯。(2)矿灯的完好检查矿灯应保持完好,出现电池漏夜、亮度不够、电线破损、灯锁失效、灯头密封不严、灯头圆松动和玻璃罩破碎等情况,严禁携带下井。(3)携带矿灯注意事项领到矿灯后,一定要进行认真检查。因为损坏的矿灯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引发重大事故。矿灯经检查无误后,要随身佩戴好。灯头插在矿工帽上不要提在手里,更不能打悠圈闹着玩,电池盒要系在腰带上,不要用腰带背在肩上。井下禁止拆开、敲打、撞击灯头;不得乱扔磕碰或垫坐电池盒;不得用力拉、刮、挤、咬电缆。上井后要将矿灯及时交还矿灯房,以便检修和充电。四、戴好手套、口罩、眼罩、耳塞等井下作业是会接触对人体皮肤有伤害的物品。例如:喷射混凝土和灌注树脂锚固剂等,都必须戴好防护手套;采煤机司机在割煤时要戴防尘口罩,喷射混凝土要戴防护眼罩;风动凿岩机司机在钻眼时要戴耳塞。这些劳动防护用品对工人身体健康都是有好处的,必须要坚持佩戴。第四节下井须知一、下井前的准备工作(1)下井前一定要注意吃饱、睡足、休息好;不赌博,不打架,做到心情愉快,保持精力旺盛。(2)下井前严禁喝酒。因为喝了酒的人,往往神志昏沉,精神不集中,安全生产中容易出现差错,所以喝了酒的人严禁下井。(3)不准带香烟和打火机、火柴下井。(4)入井前要把携带的锋利工具套上防护套,以免碰伤自己和他人。二、按时参加班前会班前会主要布置当班的生产工作任务、作业现场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和本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每一个下井作业的新工人都必须按时参加班前会。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注意听清记牢;讨论安全问题时要大胆发言,献计献策;遇到领导表扬时不要沾沾自喜、忘乎所以;领导批评时也不要灰心丧气、怨天尤人,不能带着情绪下井。三、入井检身和人员清点制度《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实行这两个制度的目的是:对下井人员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进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煤矿工人下井须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