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招生计划清华大学2004年招生新变化一、总体规模持平,文科招生人数继续增加稳定规模,提高质量,清华大学2004年招生总数与往年相比持平,不超过3300人,但部分专业招生计划有所调整。2004年文科招生人数将在2003年的基础上,增加30人,招生总数达到290人。从生源分布上看,2004年清华文史类专业的招生地区由去年的12个省市(北京、河北、山西、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四川)扩大到今年的15个省市,新增的招生省份有XX省、上海和陕西。二、按院系招生,按大类培养成为清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清华大学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一直在积极推进按院系招生、按大类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继经济管理学院在2002年按照“工商管理类”统一招生、按学院进行大类培养之后,信息学院、理学院已经开始从2003年实施按大类培养。前两年实施全院基础平台课,大三可以按双向选择按专业培养。为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2004年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的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也改变了往年按照“测控技术与仪器”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两个专业招生的方式,开始统一按照“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招生,前两年为基础平台课程,第三年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分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微机电工程(新增)三个专业培养。该系已形成了以机、光、电、算相结合,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和光学工程为主体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新型专业。与此同时,名师荟萃的工程力学系也改变了往年按照“工程力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和“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三个第1页共4页专业招生的方式,自2004年开始统一按照“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招生。前两年学习课程为全系的基础平台课,大三之后再分工程力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和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三个不同的专业进行培养。这种改革措施将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更加雄厚的基础,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三、透过新的专业名称,了解专业真实的发展内涵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促进了许多学科的发展内涵在不断扩大,反映在人才培养方面,许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为了能够全面反映现在学科发展的真实内涵,使广大考生和家长真实了解专业的情况,我校部分招生专业进行了调整。1.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随着学科发展方向的调整,热能工程系原来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名称已经不能全面体现该系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能源动力是维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自然界的绝大多数一次能源都是通过各种动力机械和系统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各种能源和动力的。该专业目前主要的教学和科研内容已经相对集中在能源的高效、清洁转化和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上,更加强调用系统的眼光来研究能源的使用问题。因此,热能工程系自2004年开始按照“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进行招生,每年招生规模90人,同时停招原“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招生。2.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进入21世纪以来,化学工程学科得到迅速发展。化学工程以化学、生物学、数学为基础,其内涵涉及到了所有能使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在原有传统的石油化工、化学制品和相关工业的基础上,生物工程、生物医药工程、纳米过程已成为化学工程越来越重要的领域。学生就业方向从石油化工等拓展到生物技术、生物医药、电子材料、能源与环境等领域。为培养适应21世纪化学工程学科和相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对本科专业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第2页共4页2004年“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将首次招生,同时原有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停招。该专业在保证学生坚实的化学工程基础训练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使其具备应用化学与生物学知识实现工业规模的分子转化与加工的综合技能与能力,更好地服务于资源、能源、化工、医药、环境等产业,以同时推进生物科技的产业化。四、数理基础科学(原基础科学班)将首次在高考专业志愿中与广大考生见面备受社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