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难题分析--静力学1.如图所示,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连接,a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以下图示哪个是正确的(B)2.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c)A.3B.4C.5D.62、如图所示,在水平力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cA.3个或4个B.3个或5个C.4个或5个D.4个或6个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a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的三个木块1、2,3,中问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拜,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行,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A.2,3两木块之问的距离等于ABCDB.2,3两木块之问的距离等于C.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D.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都将增大4、如图,在水平板的左端有一固定挡板,挡板上连接一轻质弹簧。紧贴弹簧放一质量为m的滑块,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已知滑块与板的动摩擦因素及最大静摩擦因素均为3/3。现将板的右端缓慢抬起(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直到板竖直,此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大小F随夹角的变化关系可能是(c)3、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D)(A)13mg(B)23mg(C)36mg(D)239mg4如图,三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D两点,A、B两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2l。现在C点上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为使CD绳保持水平,在D点上可施加力的最小值为(C)(A)mg(B)33mg(C)12mg(D)14mg5..如图甲所示,在圆柱体上放一小物块P,圆柱体绕水平轴O缓慢转动,从A转至A′的过程,物块与圆柱体保持相对静止,则图乙反映的是该过程中()A.重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B.支持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C.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解。若要得到支持力和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如何找它们的函数表达式?答案取P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到支持力和摩擦力的表达式,然后分析函数式的特点.解析取小物块P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物体P与O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由平衡条件可得Ff=mgsinθ,FN=mgcosθ当θ减小时,Ff减小,FN增大;当θ增大时,Ff增大,FN减小,所以F—t图象反映的是支持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答案B画出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6.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木块1、2、3,中间分别用一原长均为L,劲度系数均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已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A.L+μ(m1+m2)g/kB.L+μm2g/kC.L+μ(m1+m2+m3)g/kD.L+μm3g/k解析取m3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由受力平衡得F=kx=μm3g,x=kgm3,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L+x=L+kgm3.【拓展探究2】上例中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多少?解析取2、3两木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F′=Ff′kx′=μ(m2+m3)gx′=kgmm)(32因此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2L+x′+x=2L+kgmm)(32答案2L+kgmm)(327: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上放一物体,物体重为G,静止在斜面上。现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力F=G/2推该物体,物体恰好在斜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等于多少?物体匀速运动的方向如何?解析:物体在重力、推力、斜面给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平衡。但这四个力不在同一平面内,不容易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把这些力分解在两个平面内,就可以将空间问题变为平面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将重力沿斜面、垂直于斜面分解。我们从上面、侧面观察,图13—1—甲、图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