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护理查房主讲人卢慈查房目的•1.熟悉高血压的定义、病因、诊断、临床表现。•2.掌握高血压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相关内容。•3.护士能够根据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整体化的个性护理。定义•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分类•从医学上来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多为短暂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血压水平的分类•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和<80•正常血压<130和<85•正常高值130~139或85~89•1极高血压(轻度)140~159或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或90~94•2极高血压(中度)160~179或100~109•3极高血压(重度)>=180或>=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和<90•亚组:临界收缩期140~149和<90•高血压•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病因•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中国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下,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占40%环境因素约占60%。•1、遗传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有群集与某些家族遗传的倾向,提示有遗传学基础或伴有遗传生化异常。•2、环境因素•(1)饮食: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均显示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和血压水平呈正相关。•(2)精神应激: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刺激下也可引起高血压。•(3)其他因素: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影响血压的因素众多,从血流动力学角度,主要取决于心排血量及体循环外周阻力。•1.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2.肾性水钠潴留•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4.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5.胰岛素抵抗临床表现•1.症状:原发性高血压通畅起病缓慢,早期无症状,可偶尔体格检查是发现血压升高,少数病人则在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被发现。•2.体征:听诊可闻及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长期持续高血压可有左心室肥厚斌可闻及第四心音。•3.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发病急,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可持续高于130mmHg,伴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检查可发现眼底出血、渗出和视乳头水肿。•4.并发症•(1)高血压危象:病人表现为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胸闷、气急、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2)高血压脑病:血压极度升高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可发生高血压脑病,临床以脑病的症状与体征为特点,表现为严重头痛。恶心、呕吐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或惊厥,血压降低即可逆转•(3)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心力衰竭:左心室后负荷增高可致心室增厚、扩大,最终导致心衰•(5)慢性肾衰竭:长期持久血压升高可致进行性肾小球硬化,并加速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出现蛋白尿、肾损害,晚期出现肾衰竭。•(6)主动脉夹层:严重高血压可促进主动脉夹层形成。病例•床号:32床•姓名:朱志郎•性别:男•年龄:70岁•职业:农民•主诉:“反复头晕3年,加重伴行走不稳5天”•诊断:高血压病、脑梗死四史•现病史:患者于三年前在无明显诱因西出现头晕、劳累或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多次测量血压均增高,最高达180/110mmHg,平时服药不正规,近五天头晕加重,伴恶心,行走不稳。•既往史:高血压病史3年,肝硬化5年,于2006年行阑尾切除术,无输血史,过敏史。•个人史:出生于安徽省五河县,无疫水接触史有吸烟史60年,每日10支,未戒,有饮酒史50年,500克每日,已戒,适龄婚配,配偶体健•家族史:无家族遗传史体格检查查体:T:36.4P:64次/分R18/分BP:138/98mmHg,患者神清,营养中等,扶入病房,查体配合,全身皮肤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