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木本植物的种植设计——丛植成员:张雪钱荔李雪滢专业: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号:20160145丛植概念:是指一株以上至十余株的树木,组合成一个整体结构。丛植可以形成极为自然的植物景观,它是利用植物进行园林造景的重要手段。一般丛植最多可由15株大小不等的几种乔木和灌木(可以是同种或不同种植物组成)。创设问题丛植的基本形式有哪些?答案:丛植怎样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答案:丛植适宜什么环境?答案:树种相同或相似是统一(通相)大小、姿态不同是变化(殊相)两株树丛-理解原理总结艺术原理:◆二株配置——正如明朝画家龚贤所说:“有株一丛,必一俯一仰,一倚一直,一向左一向右……”两株间的距离应该小于两树冠半径之和,大则形成分离现象,即不成其树丛了。分类两株树丛比较既有通相又有殊相只有通相没有殊相只有殊相没有通相◆三株树丛-丰富原理三株树丛的组合原则•树种的要求•平面种植位置关系•大、中、小树搭配变化统一为使各个方向观赏效果不同不等边三角形最大与最小树靠近,中等树远离三株配置◆三株配置最好用同一植物,或为外观类似的二种植物,忌用三株不同种的植物。栽植时,三株成不等边三角形配置,距离不等。注意事项1选用当地树种2平面种植轮廓3大、中、小树四株配置四株配置时植物可用一种或两种植物,配置上成3:1组合,平面上形成不等边三角形或不等边四边形配置。五株配置五株配置时,植物可用一种或两种植物,配置3:2和4:1组合。如为同种植物,采用3:2和4:1组合均可,但不同种的植物宜采用3:2组合为佳。五株五株树三株树二株树四株树一株树二株树一株树二株树二株树六株配置◆七株树丛:理想分组为5:2和4:3,树种不要超过三种◆八株树丛:理想分组为5:3和2:6,树种不要超过四种◆九株树丛,理想分株为3:6及5:4和2:7,树种最多不要超过四种◆15株以下的树丛,树种最好也不要超过五种,如果外观很相近的树木,可以多用几种。小结丛植和群植的比较分析轮廓表现◆(一)水平型空中的树冠线呈水平状展现。◆(二)凸型空中的树冠线呈凸状。◆(三)凹型空中的树冠线呈凹状。◆(四)斜型空中的树冠线呈左高右低或者是右高左低的状态。◆(五)水平+凸型是以上水平型和凸型相结合的型态式样。◆(六)凸连续型凸型的连续,形成绿色墙景式样。◆(七)水平间断型水平型断续间隔式样。◆(八)波型凹型与凸型相互连续呈波状的式样。◆(九)多变型空中的天际线变化丰富多样。断面构成◆(一)两层主要由上、下两层树木组合,也含草坪地被,用于小规格地块上。◆(二)四层由乔木、灌木、亚乔木、草本植物等四层组合而成。◆(三)三层以上四层中缺少一层,用三层栽植组合。◆(四)二层二层栽植组合◆(五)一层一层植被,或者树林,或者草坪地被。◆(六)地被层地表覆盖栽植。◆(七)缠绕栽植由藤本植物缠绕而成。◆(八)壁面绿化由植物覆盖壁而而成。景观构成◆(一)主景作为庭园或公园等处的主要景观。◆(二)添景主景旁的附属景。◆(三)远中近景以赏景人所处位置为起点,创造远方的景、中间的景、近旁的景。◆(四)前景和背景人视线方向前后景的组合,背景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前景。◆(五)通景使用夹景的手法,遮避两边其他景物,使视线通往前方,看到远方的景◆(六)透景透过近景、中景观赏远方景,如通过优美的树干看远方的景。◆(七)借景把庭园外面的景借入庭园内部观赏,是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八)标志某地域或某一场所的突出的标志景观栽植。◆(九)路标把人的视线收回的景观。如道路的最突出部位的孤立树。谢谢观赏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