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规划先行发挥城乡规划引领作用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发挥城乡规划引领作用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辉煌“十一五”“十一五”时期,全省上下同心同德,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取得长足进展。一是城乡规划不断完善。二是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三是住房保障成效显著。四是建筑节能进展明显。五是法制建设取得实效。我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城镇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城乡规划条例》、《物业管理条例》等6部地方性法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办法》、《城镇垃圾管理暂行办法》、《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省级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实施办法》、《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等7部政府规章出台或修订。2010:“十一五”收官之年城乡规划调控作用加强。省级核发选址意见书52件。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对2009年4月—12月领取规划许可证的379个房地产项目进行清理,存在违规调整用地性质2个、违规调整容积率16个,均已指导各地作出整改。省城市规划督察员办公室组建完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整治工作深入推进。城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县城以上城镇污水处理项目6月底前全部建成,提前完成“十一五”建设任务;累计完成管网建设2125公里,2010年新增665公里,全年处理污水量32137.46万立方米,累计消减cod4.59万吨。建成26个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正在建设46个)。供水水质公示指标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燃气普及率逐步提高,XX市通过国家级园林城市复查,XX县区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8个,建成小城镇道路172公里。全国重点镇、省重点镇等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小第1页共5页城镇人口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镇住房保障力度不断加大。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0985户,新开工廉租住房81582套,2010年度竣工56512套,超额完成国家要求“年末争取建成和基本建成60%以上”的目标。经济适用住房开工18045套,竣工13189套;公共租赁住房开工10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8647户,其中货币补偿1110户,实物安置7537套(全部开工);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1839套(全部开工);林场棚户区改造开工2009套,竣工1282套。管委会会议制度、决策制度及日常管理不断规范。公积金缴存职工人数达154.68万人,覆盖率74.53%;累计归集323.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67%,其中,当年归集77.74亿元,归集余额213.17亿元;累计向19.61万户职工家庭发放贷款222.24亿元,其中,当年发放3.68万户57.70亿元,贷款余额163.3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61%,个贷率达76.62%,居全国领先水平;逾期率0.156‰,远低于控制标准。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成效显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出台《xx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总体规划修改方案(2009—2014年)》。2010年下达农村危房改造任务32.49万户(含2010年25万户,预安排2011年7.49万户),实际改造完成30.46万户(含全省所有茅草房18.69万户和剩余五保户一级危房0.95万户),超过国家下达的18万户的改造任务指标。将村庄整治与农村危房改造、发展乡村旅游等结合,注重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贵遵高速公路、贵毕高等级公路及XX市主要旅游公路沿线村庄整治成效显著,村庄整治不断向纵深推进。不断加强风景名胜区建设和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工作。斗篷山等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报国务院待批。评审通过荔波樟江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详细规划7个、梵净山—太平河等省级风景名胜区内详细规划3个。完成36个重大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完成上海世博会xx馆建设移交,鼓楼、风雨桥和银冠列入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永久收藏。赤水丹霞作为“中国丹霞”捆绑项目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省第二个世界自然遗产,成为我省第二个世界自然遗产。第2页共5页强化监管房地产和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顿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检查深入开展,查处违法违规企业34家。城镇房屋拆迁、房地产交易与登记、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进一步规范。全省完成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