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的设计与说明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作为本课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二.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定距跑是耐久跑的一种练习形式。2.帮助学生建立匀速跑概念,体会匀速跑的动作要领,在学习过程中讨论匀速跑在耐久跑中的作用。3.通过“合作运宝”等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树立团队意识,提高创新能力。4.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和灵敏性。三、设计思路1.课的准备部分为蛇形跑和行进间徒手操,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象蛇是怎样爬行的,然后集体做模仿蛇爬行的练习——蛇行跑,再过渡到行进间的徒手操练习。采用同心圆式的组织方法,有利于学生相互观察和评价动作。2.通过提问式导入基本部分的学习内容。采用自定距离跑的练习形式符合此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目的是满足学生心理、生理上的需要,使学生体会在课堂上做学习的主人的滋味。跑动的距离、练习的次数都由学生自己决定,不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3.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练习后再让学生结合自身体会,通过交流讨论等形式总结出匀速跑的动作要领,以及匀速跑在耐久跑中所起的作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4.耐久跑是中学阶段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的运动项目之一,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为了使后面的课次能顺利进行下去,提升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满足学生体验成功、享受乐趣、共同创新的心理需要,采用游戏这种形式很有必要。“合作运宝”游戏充分体现了合作意识,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增进了友谊,树立了团队意识。通过对游戏的创编,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5.发挥好体育骨干的作用,做好练习的组织工作。由于学生人数较多,组数也多,又加上这是耐久跑单元的第一次课,所以体育骨干的表率作用和组织作用显得尤为重要。6.合理运用现有场地,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放松活动,共同总结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师生平等,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组织思考1.必要的课堂常规不可缺,这是对学生进行教学常规教育的必要手段,它是教育强制性行为,学生必须遵守。2.准备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准备活动方式带来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热情,为进入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准备。3.基本部分的自定距离跑采用分组练习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由分组、自定练习目标,在练习中体会动作方法与要领,这是“放”的过程练习中服从小组长指挥、与同伴协作,练习后由教师总结出正确的动作方法与要领,这是“收”的体现。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1.定距跑:200~600米。重点:匀速跑。难点:保持中等速度。2.游戏:合作运宝。教学目标l.让学生了解耐久跑对人体的好处和锻炼的价值。2.帮助学生建立匀速跑概念,体会匀速跑的动作要领,在学习过程中讨论匀速跑在耐久跑中的作用。3.通过“合作运宝”等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树立团队意识,提高创新能力。4.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和灵敏性。课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次数时间(分)组织形式与教学要求课堂常规l.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场地器材,排除安全隐患。2.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向学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及注意事项。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2.向教师问好。l组织课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次数时间(分)组织形式与教学要求4.教师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要求l.精力集中,认真听讲。2.明确学习目标。准备活动:1.蛇形跑。2.行进间徒手操:①扩胸振臂。②体转运动。③弓步压腿。④腕踝绕环。l.教师创设情景:蛇是怎样爬行的?让学生想象,然后做模仿蛇爬行的蛇行跑练习。2.通过相互击掌、传口令、唱歌等形式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3.形成外径约为20来的两个同心圆(外男内女)。4.教师领做行进间徒手操(8×4拍),男女生沿相反方向移动,每节操完成后可变换方向再做。5.教师边做边引导学生开展互评活动,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1.保持队形,沿路线行进,边歌边舞,体会速度变化、队形变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