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闻闻的的六六要要素素新闻的“六位侍者”:新闻的“六位侍者”:5W+H5W+H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概括成一句话:某人某时在某地因为什么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消息的结构消息的结构由标题标题、消息头、导语导语、主体主体、背景、结尾等组成。““倒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式结构””它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至结尾按重要性程度递减的顺序来组织安排新闻材料。一、新闻写作一、新闻写作写作三步走:标题+导语+主体(1)拟写标题(①谁干什么,②什么怎么样);(2)拟写导语(时间地点事件及结果:①某地某人(某单位)发生了某事,②某事发生得怎么样了);5W+H5W+H(3)正文部分一般是“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先主后次,每一句话都要能回答出“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即一句话新闻。(4)概括标题、导语的方法。标题导语主体二、新闻短评新闻短评可分四步走:事实—观点—分析—小结。1、概述要简明扼要,提取精要。引述新闻事件要紧扣观点快速“导入”话题,并能为后面的“分析评论”服务。2、分析评论要精到深刻,直击要害。这部分要理由充分,内容可以是析原因、揭本质、谈后果(作用)、提措施(办法)等。最好有2~3条理由,理由之间有一定逻辑——由现象到本质、由主到次等。各条理由之间能用恰当的过渡词,如“一方面……另一方面”“首先……其次”“何况”“退一步说”“更不必说”等加以联结。总体结构以“总—分”“总—分—总”为宜。表述上,一般是先观点后理由。3、答题要领:引+评+析+结1.抓导语。对导语中的要点信息进行筛选概括。2.突出人物与事件。①谁干什么;②什么怎么样3.恰当运用技巧,做到简洁、新颖、生动、醒目。题型一:拟写新闻标题考题回顾新闻导语: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和平解放。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共中央决定在1949年3月23日进驻北平。中共中央将进驻北平毛泽东一行进京赶考,坚决不当李自成——准确、简洁——新颖《新动力》P182练习一今天上午,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协主席唐浩明登上“湖湘大学堂•名家讲坛”,主讲“曾国藩的家庭教育”。唐浩明认为,曾国藩以身作则树立的良好家风,使曾氏后代人才辈出。除大政治家、大学者外,曾国藩还有一个当之无愧的头衔,即优秀家长。唐浩明表示,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他编写了一部极好的家庭教科书《曾国藩家书》,向子孙传递优秀传统文化和为人处世之道;二是他的家庭教育成果显著,后代人才辈出,科举制度废除前70余年,曾氏家共出秀才、举人、进士(包括翰林)20多个,实行新式教育制度后,其子孙大都大学毕业,留学国外。唐浩明认为,曾国藩通过培植孝友、勤俭、读书、睦邻的家风,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人才便在这种氛围中被熏陶出来。此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省妇联主办。唐浩明曾主持编辑出版《曾国藩全集》,穷8年之思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被称为“曾国藩的异代知己”。请为上述新闻拟一个标题并阐述理由。(6分)《专题专项增分练》P201第1题请为上述新闻拟一个标题并阐述理由。(6分)【参考答案】标题:唐浩明剖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3分)理由:本标题紧扣新闻主要信息,概括、突出地提示了整则新闻的主要人物(唐浩明)和主要事件(讲“曾国藩的家庭教育”)。(3分)练习二昨日,阜新一学生的家长冯女士发现,她上初一的儿子的语文课本中将“沐浴”写成了“沭浴”。《现代汉语词典》显示,“沭”念shù,水名。冯女士说,儿子是阜新市实验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前两天她在陪儿子练习生字词时,发现一个生僻词“沭浴”。“我本身就是一个文字工作者,看到这个词竟没读出来。”冯女士称,为了弄清“沭浴”这个词的真正解释和读音,她查阅了《新华字典》,可在《新华字典》中并没有找到答案。冯女士说,儿子用的指定教材是2013年3月修订,6月第一次印刷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七年级上册。记者查看这本教材发现,在第16页《散文诗两首》中,第一篇泰戈尔的《金色花》第四自然段这样写道:“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肩上。”而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