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微课教学设计《月球之谜》VIP免费

微课教学设计《月球之谜》_第1页
1/3
微课教学设计《月球之谜》_第2页
2/3
微课教学设计《月球之谜》_第3页
3/3
微课教学设计课文题目《月球之谜》学科小学语文微课授课部分3-5自然段的学习适用对象三年级学生教学背景段落教学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很多教师在段落教学时往往习惯“走进句子”、“沉入词语”,舍得花大力对重点词、句去仔细琢磨推敲,但却很少关注的“段落表达”,这成了被老师们遗忘的“角落”。教师应增强段落教学的目标意识。避免繁琐的内容分析,教给学生学习段落的方法、学习策略,引领着他们怎样去读懂一段话,怎样通过关键信息的提取,来感受写法及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能转化为自己的语言通过认知、实践、运用,让他们经历真实语文学习、语文实践的过程。通过教师有效的导和引,提升每个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教材分析《月球之谜》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生动有趣的科普文。课文从“谜”开始,写到了人类的探索和努力,最后又以“谜”结束,课文脉络非常清晰。第3-5自然段是“为了解开月球之谜,科学家做实验”部分的详细介绍。段落条理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清楚、有序。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运用“抓关键词”、“借助表格”的方法来梳理段落,学读语段。2.感知作者语言表达的清楚、明白和有序。3.学会借助表格,能比较有条理地复述。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抓关键词”、“借助表格”的方法来学读语段,并简单复述。教学难点通过自己细读,提取段落的重要信息建构表格,理清脉络。教学方法细读语段,提取信息;建构表格,梳理内容;借助表格,链接复述。教学过程一、自读语段,抓关键词梳理脉络。1.为了解开月球之谜,人们付出了哪些努力?请同学们默读3-4自然段,圈出关键词语,想一想,每一句写了什么。2.交流反馈。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将交流的内容记录在表格中。3细菌4(1)玉米4(2)水藻5实验结果费解4.师:课文第4自然段有一句话把刚才把玉米和水藻这两次实验概括起来了,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生读)看,这一段先总地写——科学家拿植物来做实验,接着分别来写。【表格键入:植物】5.其实,课文的3-5自然段写的是同一方面的内容。都是在写科学家在——“做实验”。【表格键入:科学家做实验】就像第一自然段中的2、3、4句。二、细读语段,建构表格提取信息。1.科学家们是怎么做实验的呢?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把实验的物体记录了下来,请你仔细读读课文3、4自然段,我们还可以把实验的哪些内容记录下来呢?请填写在右边的两格中,也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划分表格。科学家做实验3细菌(植物)4(1)玉米4(2)水藻5实验结果费解①生构建填写。②交流展示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预设:评1:看,这位同学找到了课文中描写实验的过程写清楚了,可以。评2:这位同学抓住了重要的词来填写,很简洁,也可以。评3:你把实验的过程、结果及产生的谜分开来写,还加上了小标题,让人一目了然。评4:……③修正自己的记载表。三、借助表格,复述介绍实验。借助表格介绍。谁能看着自己的表格,把科学家怎么做实验的来说一说?抽生介绍评:你们看,这位同学借助表格,把实验的过程、结果介绍得非常有条理。请你把一连串的实验介绍给同桌听。(同桌介绍)教学总结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符合三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充分关注段落教学。通过本环节的教学,学生基本学会了拿到一个语段,可以怎么去读。通过细读语段,提取信息,抓住关键词读懂句义;通过建构表格,梳理内容,读懂了语段“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借助表格,链接复述,借助自己构建的非连续性文本,能够更简洁、清晰有条理地来介绍科学家所做的实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微课教学设计《月球之谜》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